1、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2、往事如风,失去的,永远回不来了,留在心上的伤痛,唯有记忆里残留的片段,温暖着离别后的日子。那些曾经拥有过的点点滴滴,都成了生命中既温暖又冷寂的痛。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明月,又照亮了谁的初心?在无垠的天宇下,只有风中的花草还在月色中轻摆,诉说这天宇下的流年往事,如流水般轻轻地流淌。
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13)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5、 二班彩虹代表了美好、童话、自然、幻想。彩虹在雨后才会出现,说明所要追求的美丽,要在历经一定的挫折之后才能达到想要的目标或是美好的希望。众所周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彩虹班的寓意希望孩子能够付出努力并收获成长,书写自己的人生谱章。
6、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7、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
8、记得有一次到进修学校给校长班上课,我下车后习惯性地在报亭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登着一篇短文,是为孔子的话辩异的。孔子因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饱受非议,说他歧视妇女。其实那句话后面还有这样的内容:“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文章认为,孔子的话中的“与”,可以理解为动词给予、嫁与,即把女儿嫁给了心底不正的人,那是很麻烦的事。你对他亲近了,他会不尊重你,你要是疏远了他,他就会怨恨你。全句是说要慎重择婿,要注重德的考察,免得引狼入室。由于这个说法能够自圆其说,上课时我用这个材料来说明不要人云亦云,要考察说话的语言环境,完整准确地领会别人的意图,大家感到很新鲜,反响很好。
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0、10)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1、卢子阳口中的“找时间”,是执勤训练间隙的小块时间,也是节假日里“别人用来玩的时间”。而他也发现,自从中队强军书屋建成后,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12、国产原创动画下半场往哪儿去:IP是灵魂,但如何赚钱?九成公司仍在亏钱…
13、从个人的成长经历看,多读书、读好书,不但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提高自身修养。可以说,我是像农民不需再交农业税一样,实实在在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14、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15、15)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16、众所周知的例子不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
17、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
18、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下》
19、读书是“孤独享受”吗?尽管说读书为的是自己,更多时候也要求独处,不过武警贺州支队列兵曹露强还是觉得,读书然后分享,才是最好的状态。
20、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21、诗词丰富了我的生活,开拓了我的视野,每读一首诗,心中便会涌起长风破浪的激情。在这个古典古韵的诗词世界里,我尽情徘徊徜徉,流连忘返,呼吸这里的气息,轻嗅这里的味道,心旷神怡。诗词,也是我的世界。
22、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23、外出开会,携带一两本好书,等、坐车船时,从未有过其他人那样的焦躁和无聊,读到开心处,甚至一个人会笑出声来。手中的流行杂志也曾作为媒介,使我得以跟外地的生人交上了朋友。
24、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5、观书(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26、 1997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他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 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
27、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28、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29、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0、0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2、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33、滋养“文气”、锻造“骨气”、涵养“正气”,让我们做新时代的读书人。
34、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现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35、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R.H.Coase)。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36、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就要试找反证的例子了。史德拉(G.Stigler)、贝加(G.Becker)等高手,在辩论时就喜用反证。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37、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
38、6)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9、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40、19)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42、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
43、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44、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我们年轻人是很容易看重才气的,而且有可能就养成轻狂的才子气了,坐不住冷板凳,不喜欢踏踏实实地积累。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光有才气是成不了大事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把学习作为责任,把学习作为生活态度,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这样,我们壮丽的人生才能够有深厚的学养来保驾护航。
45、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46、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
47、“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更是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48、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什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
49、读书趋简要,害说去杂冗。欧阳修《选焦千子秀才》
50、 从这些事例中看出:怎么教语文呢?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51、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52、书之论事,昭如日月。《尚书》多读书、读好书、用名贵的珠宝来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53、7)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54、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55、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56、改: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57、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58、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59、那一年,我12岁,因脚伤请假在家休养。百无聊赖之际,发现了二叔读私塾时的课本和抄写在黄纸上的小字。我如获至宝,一字不漏地读了多遍,其中的《幼学琼林》还能背得下来,虽然有不少地方读不大懂,但仍感觉口舌生香。可惜在那不久,一个二叔的同事带着几个恶狼似的公人,来抄走了家里所有带字的书纸,连同我家保存的家谱。那短时间读古文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放年假的时候,我去舅家,见大舅在读《东周列国志》,我拿过来,一看就舍不得放下,一口气看完,并不感到有多困难。人们很好奇,说一个初一学生竟能看懂清一色的文言文,太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