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2、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3、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佛家名言名句及释义)。
4、(十语铭)知足心常乐,能忍身安宁;敬老行孝道,教子学才能;常思自己过,勿与邻友争;习武身康健,勤奋事业兴;谦让是美德,和气可长生。
5、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6、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7、《老子》第64章要得到圆满的结果,临结束时也要如开始那样慎重细心,就不会败坏事情。
8、解析:禅家的真谛便是——自性本清净,只待明心见性。
9、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0、不好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1、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1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3、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15、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16、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17、“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即品茶和学佛一般皆是可得宽性宜情之举。
1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19、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0、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2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22、《礼记•文王世子》举:发起,兴起。慎其终始:自始至终都谨慎。从事宏大的事业必须自始至终都要谨慎。
23、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24、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5、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2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27、原文出自《华严经》。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如花草。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一切众生,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28、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29、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0、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而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众生皆有佛性。正如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
31、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2、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33、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34、2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35、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6、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7、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38、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孝顺。行善。
39、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40、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41、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42、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43、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44、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5、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6、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47、元•佚名《牧羊记传奇》临崖勒(lè)马:比喻到了危险边缘才回头补救,已为时太晚了。
48、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9、《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元年》对细小事物也尽力的人,成绩就大;细微处也谨慎的人,成就就显著。
50、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52、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53、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5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55、解析: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56、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贤明通达之人,在错误或危险发生之初,就加以预防制止。
57、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58、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59、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0、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62、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63、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65、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疾病稍为好转后若不谨慎,病情容易加重;灾祸产生于松懈和懒惰。
66、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67、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68、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6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