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你打算以后怎么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2、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如:出示祖冲之头像,了解祖冲之的简单生平。
4、感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两首诗用不同形式表达爱国情怀。回环单元爱国主题。
5、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
6、(解析)“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伪的方法。“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照乘,指明珠。这两句是说:“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这就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当然,如果昏暗到连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识,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据。所以,最后诗人才有“不取”、“可怜”的感叹。结合诗歌来看,“何人”、“底事”、“但爱”、 “可知”、 “终非”、 “岂是”、 “不取”、 “何殊”,诗人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读者以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结合注释来看,“这是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诗人处于被贬的境地,而诗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祸,他的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而做的《离骚》式的呐喊,内中包含诗人对当朝的不满和对自己遭遇的不平。
7、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8、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离愁)
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板书设计:
11、知识目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1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13、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14、运用“换位三部曲”,说出你对“秋游选址”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这样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15、作文方法:2021届高考作文备考万能写作方法、审题立意技巧、范文解析及8大类万能写作素材
16、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17、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用:上阕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并生发感慨,下阙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因此这三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9、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2、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3、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24、(探究)词的上阕,诗人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的。一个“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大鲜明的形象。“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正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深邃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诗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充溢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则表明诗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25、难点:学生制定班级规则、遵守班级规则。
26、睁开眼睛观察比较自己与周围人手中剩下纸的图案。
27、教师明确:妇女悲伤无助、有理无处说;洋人仗势欺人、得意扬扬;围观的中国人气愤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28、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29、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二节):诗人通过对比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明朗、清新、欢悦。
30、最后我们来议议兄弟姐妹,听了同学们介绍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看到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民族组成,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