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2、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3、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4、我国古籍中曾记载不少“一字师”的掌故,下面举几个例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
5、(发音)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6、时刻告诫自己:为人要谦虚,想要学识进步,不懂要勤学多问,虚心请教提高自己,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7、9月份开学升学的同学,可以关注下老师维护的几个小学账号,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年级学习资料及教育的最新政策与热点,为孩子的学习助力!
8、人人勤学好问,社会自然和谐。从自己做起,自然互相感应,共同进步。
9、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10、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年十二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1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
12、期末考试即将来临,老师给大家整理了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及译文,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打印给孩子做一做,检测一下学习成果!
13、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为了避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改后成为:“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14、卫国大夫孔圉(音yǔ)勤敏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15、演变: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8、请问孔子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英语应该怎么说?
19、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jí)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她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怒,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又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
20、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1、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勤勉好学,不认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不光彩,因此被谥为文。”
22、古人为求一个字而不耻下问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没自己高的人请教为耻。
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爬坡题(1~7单元)
25、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26、敏:勤勉;好:喜好;耻:羞耻,奇耻大辱;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7、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28、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
29、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0、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1、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
32、泉水叮咚: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3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dúshūbǎibiànéryìzìx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34、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5、 不耻下问(拼音):bùchǐxiàwèn (解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6、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37、“文”的意思,是勤学好问。孔子把它分开来说明,说成“聪敏好学”,加上“不耻下问”,使我们更加明白。孔圉凭这两个优点,追谥为“文”,是十分恰当的。
38、万物复苏:读音wànwùfùsū,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复苏,苏醒;恢复生机。指世间万物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