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思:表演的时间只有三分钟,但为了台上这三分钟的表演,需要付出十年的努力。用来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指导你正确的修行方法,而用功还是要靠自己。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要想技艺出类拔萃,必须要有悟性,付出成倍汗水的努力,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
2、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意思是:做大事却爱惜自身,看见小利就不要命的追求,不是英雄好汉。
3、这种思路对我们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他教我们如何透过自然理解人生,如何透过自然之理提升人的德性层次。比如说,我们看到蓝天,看到白云,看到银河,看到繁星,或者去一个什么旅游胜地,看到美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或者说,我们能不能也学着《周易》教给的思路,去从做人的层面,去从德性修养的层面,兴发一些感慨,体验一种道理呢?如果这样做,你就是在穷理尽性;如果这样做了,你就一定会在生命的层面产生一种特殊的感受。你看孔子说话,经常联系到自然,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还有孔子站在河边说的那句著名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都是在用自然之理打通生命之理。所以,《周易》特别强调观物取象,观象取意;强调效天法地,明白宇宙之理,贯通生命之道。而这,也正是乐天知命的最终目的。
4、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5、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出自《司马法》
6、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 赫尔普斯
7、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 马克思
8、(解析)引用这六句名言的目的是,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句名言,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的比喻阐明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这个感觉,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才能认识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才能把握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第二句名言,生动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两个“不是”不容置疑地否定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只能”强调了思想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第三句名言,用来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人们在一定思想支配之下的物质性的活动,只有它才能把人们的主观见之于客观,只有通过它才能鉴别这种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是否具有真理性。第四句名言,揭示了实践的特点。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是指实践过程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在实践中能够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因而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指,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理论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它能把主观认识、理论,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检验,判定它们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使它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正因为实践具备这两种品格,所以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第五句名言,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理论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如果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不去运用,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意义。第六句名言,强调要身体力行,亲自实践。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体会不深;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非亲身实践不可。(名人名言名句解释意思)。
9、●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40)
10、朱自清在《鲁迅先生的杂感》中曾说过,鲁迅的简短而凝结的杂文“是诗人和战士一致的产物”,是“理智的结晶”,“是独特形式的诗”。这“诗的结晶”“不是结晶在冥想,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鲁迅曾崇拜有学问的革命家太炎先生,对与时代隔绝,退居于宁静的学者,保守复古,攻击白话的太炎先生又感到惋惜,予以严肃批评。而对曾投机革命,而今发起“存文会”,后则沦为汉奸的江亢虎之类的“名人”,予以无情鞭挞。以诸多生动真实的事实,塑造出一个庞大的盲目崇拜“名人”,名人倚名“满天飞”的病态“社会相”类型形象。这艺术形象是有着普遍意义又能体现人物精神特点的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生动形象。鲁迅带着对人民大众巨大而热诚的爱,以鲁迅式的抒情方式感愤抒怀,使《名人和名言》成为蕴含着火样的理性的赤热的“诗的结晶”。
11、释: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以外。未雨绸缪,谋定而动。
12、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名人名言名句解释意思)。
13、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美)爱因斯坦
14、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
1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16、释:桃树和李树从不招引人,但人们会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自然而然地就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常常比喻老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8、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9、(解析)引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是,社会的进步不是笔直前进、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前进,有时还伴随着倒退。任何时代的社会进步都是曲折发展的,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20、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21、(解析)引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这句名言强调了如何看待错误和失误的问题。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善于及时发现错误,勇于大胆承认错误,并善于从错误或失误中学习。
2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49)
23、释: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的人精心妆扮。
24、释: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5、释:鸟将要死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是悲哀的;而人将要去世之时,他的话语是善意的。
26、(解析)引用这两句名言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的普遍性。第一句名言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具有普遍的性质。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因此,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第二句名言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不存在孤立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处于纵横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好像一张巨大的网,一个网结代表一个事物,每个网结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而周围的其它事物又与其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因此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28、释:意指将领在军队中指挥作战,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29、鲁迅主张中国语法上有加些欧化的必要;“‘中国人话总会说的’,一点不错,但要前进,全照老样却不够”。这篇文章作为鲁迅后期作品,观察、分析问题更为全面,周密,又因为行文中加些欧化文法的因素,更为缜密漂亮,如第二自然段欲抑先扬:“太炎先生的话是极不错的”。随之以“然而”重转,又以“诚然”、“但”、“还”、“因为”、“所以”诸连词相接,一气呵成,议论谨严缜密,形成独特的气势和风格,强烈地吸引、感染着读者。文末“盖亦‘悬诸日月而不刊’之论也”,是照应卷端,予“保守文言三道策”的幽默讽刺与揄击。千余短章,也足以见出鲁迅杂文“思想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
30、《中庸》起首一句,只说“天命之谓性”,不解释何以为性,更没有阴阳等生生环节夹杂其间,而是直接说人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它也不用生化的逻辑程序来谈论天道,只捻出一个“诚”字来,便打通了天与人,在己性和物性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诚者,天之道”和“天命之谓性”一句,语义上相回环,所以后面讲的性,都是在“诚明之谓性”的意思上立论的,而所谓的天,也是在说“至诚无息”意味上的天道,人与天均归并在“诚”的意义之下,为“诚”的精神所统摄。这样,在至诚之道底下的天与人,实际上就没有了间隔,在“诚”的意境中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了。正像清初大儒陆世仪所说的:“《中庸》一部书,句句言人道,却句句言天道。能如《中庸》,方始是天人合一。”“不是天人合如何能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在此合一的状态之下,尽己性即是尽物性,体物而不遗,尽物性便是尽己性,周遍而不流,“故至诚如神”,天与人是不可分的。
31、《中庸》讲了很多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些思想和《周易》是相通的。《易》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说“天地之道,博厚高明”,都强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宇宙千变万化,均是“至诚”的表现,是一个必然的东西。
32、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乐天知命”呢?《周易》提供的思路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透过“穷理尽性”最后达到“命”。
33、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不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人如果没有诚信,就算有聪明能力,永远只是个危险人物。
34、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假如不是从原始宗教的神灵意识进入,很自然地便要考虑天地运行的节律问题,比如说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晚上太阳下山,月亮出来了,有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一年的季节会有变化,气象上有风霜雨雪,有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象,以一种很朴素的理解和认识,就会认为这些是天地最根本的东西,它呈现了出来,我们能够去理解和解释天地自然的这些最根本的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的节律把握好,就能够与天地相和谐,可以合乎它的本性,按照它的节拍得到一种最好的、最佳的结果。农业民族的这种观念是非常强的,它要和天地自然有一种融洽感,有一种亲密感。
35、●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40)
36、●任何政d,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毛泽东(48)
37、为了祖国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忘了个人的利益。大禹治水,工作很忙,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被传为佳话。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