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国尽忠、殉节报国、战死沙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光荣就义、为国殉节、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爱国的成语大全)。
2、(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3、出处: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翻译:倒是也有不少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的人和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的谋略。)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5、舍身为国、赤心报国、忧国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
6、爱国如家、美人香草、仁人志士、乃心王室、保国安民、尽忠报国、爱国如家、为国捐躯、忧国奉公、以身许国。(爱国的成语大全)。
7、精忠报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精忠报国”的意思是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赤胆忠心、爱国如家、乃心王室、仁人志士、志士仁人、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贞不贰、忠心义胆、忠心耿耿。
9、(示例):余深有味其言,~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
10、(出自):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
11、(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12、赤心报国、爱国如家、忠心耿耿、以身许国、保国安民、忧国忘家、舍身为国、
13、国尔忘家、于家为国、忧国奉公、浩气长存、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楚囊之情、
14、(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15、出处:出自东汉文学家荀悦《汉纪·惠帝纪》:“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翻译:想要对待臣民跟儿子一样,爱国就跟爱家一样。)
16、(出处):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17、出处:出自《人民日报》19“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18、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以身许国,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
19、(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20、(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1、舍身为国、为国捐躯、赤心报国、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22、赤胆忠心,汉语成语,拼音是chìdǎnzhōngxīn,意思是形容十分忠诚。出自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
23、表达意思:意思为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24、(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