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闺阁中人亦被卷入从军,诗里揭露的现实与杜甫《石壕吏》颇为相似,全诗似全是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暗含了诗人的谴责与控诉,用简洁精炼的笔墨反映了乱世的残酷与冲突。
2、我很多作品涉及红军,尤其是小红军,所以,读者和评论界常常把我和红军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一直关注的中国近代战争中的少年儿童,所以,有一些作品中的“小鬼”主人公,来自“国军”或者其它的队伍。
3、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描写战场惨烈的句子)。
4、眼见时鲜血染红了战袍,耳听见战鼓鸣鸣、呐喊声声,那沉闷的鼓点正是在后方家人盼战士归来的心啊!刀剑声在耳边远去。
5、李贺虽然诗才卓绝,但自小孤苦,父亲早亡,一心想凭借一己之力光耀门楣,却为小人妒忌,连科举的资格都被剥夺。26岁便驾鹤西去,算是郁郁而终。
6、(2)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分辨出哪只是雄、哪只是雌呢?
7、首句是诗人特有的夸张想象,黑云似乎要将城压垮,从而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金色的甲衣上。
8、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9、●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10、我从史料中知道,紧急从重庆调去增援十九集团军的川军,有五分之一是未满十六岁的“娃子”,其余也最多十八九岁。除了被人称言“娃子军”外,那支队伍因装备极差,穿着草鞋奔赴火线,被人称作“草鞋军”。但他们作战很英勇,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不屈气概和顽强精神。
11、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感慨战争的残酷的诗句有哪些边塞风光也许我们去过天山,去过玉门关,去过塞外的古战场,也许我们触摸过古代将士们曾经休憩的石头,但是,要想穿越历史的时间隧道,立身在秦时明月下,举手在汉唐北风中,我们不能不翻开记录边塞诗的历史书页。
12、后来老咩和当地人多次说到那眼井,他们说那场交火持续了近一个月,日本人和中国军队生死拼杀。那一天,村里有人远远地看见日本兵把几个国军俘虏推进那口井里,往井里填上土。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14、写的虽然是边塞风光,却也同时展示了边塞诗情感的豪迈。同样涉及玉门关的还有另外一首诗: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直到几年后进了大学校门,认真梳理了那次会战的史料。才知道“上高会战”不独指的仅发生在上高县域,“上”是指上高,“高”是指高安。是上高和高安的简称,但很容易误会成仅指上高。
16、●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7、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18、 在完成气氛渲染之后,诗人才让自己的主人公出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19、(2分) 木兰从军; 木兰征战 (2分) 木兰奋勇征战
20、《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2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4、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
25、这次轰炸,共炸死无辜平民1742人,炸伤1873人,炸毁及烧毁的房屋财产难以计算。
26、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27、战事消歇,牧马而归,驻守的楼上羌笛响起,月华漫天:“梅花落”本是古代笛子曲名,作者却将其拆开化用,让人联想梅花(笛声)随风飘逸,落满关山。全诗营造了清冷幽美的。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燕歌行
28、 所谓的当年指的是清军攻陷扬州之时,“折戟沉沙”化用了杜牧《赤壁》名句,暗含“认前朝”之意。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所在梅花岭,而今碧草青青。战争早已消弭,人们悠闲地骑着马来此游玩,安享太平。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时,王士禛不过虚龄11岁。相比于明遗民诗人,他对清朝具有较强的认同度。但在清初浓厚的民族情绪氛围下,他对父祖世代仕宦的明朝又怀有一些依恋和哀挽。因此,在此诗中,他将战争轻描淡写,重点强调了历史兴亡的幻灭感与失落感。与前述的所有战争诗不同,此诗写作环境已经距离战争比较遥远,“铁炮压城开”不过是诗人的想象。全诗节奏舒缓,从首句的惨烈沉痛,到最后一句的悠闲适意,诗人刻意冲淡战争与历史的沉重感,隐晦地表达对抗清英雄的赞美,着意粉饰太平,这表明了其作为清朝官员的立场顾忌,也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变迁,士人心态发生了转变,战争诗风也有了明显的转向。
29、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0、●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3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
33、如同外科医生的手术箱里,有各种不同的工具一样,军事手段也只是达成大战略的手段之一。
34、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 。
35、你最欣赏木兰的哪一点?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还能举出一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吗?(3分)
36、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遮云蔽日,惨不忍睹;绝地反击,放手一搏;
37、 黄沙白浪起狂飈,力尽钱塘志未消。半世功名垂马革,全家骨肉付江潮。诗题四壁生如在,大笑秋空死亦骄。三百年来文字重,只今惟有霍骠姚。
38、●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描写战争残酷场面的句子一发发炮弹带着划破天空的尖啸声飞向了我们防守的阵地。
39、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40、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方冲杀,谷地主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和丢弃的战车辎重也没有任何一方争夺。就象两只猛虎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41、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4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渲染战场的气氛。
43、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44、寒光一闪,却是又是一刀砍到,那一瞬间,那双凝望着天空的眼睛,却终究是没有闭上。
4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 。
46、战场上尸首遍野,让人看的惊心动魄,胆战心惊。
47、《己亥杂诗》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48、中国抗日官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49、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