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话堪称经典!朋友们,赶紧打记下来,十分管用!
2、(译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看透人性四句话。
4、明代王艮《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
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
6、(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孔子经典语录之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10、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11、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泯灭。施惠于人,本身又无所泯灭。《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厥后经常使用以形容有实利而未几费财帛。绕口令十则绕口令十则
12、释义: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5、正如孔子曾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选择优点来学习,看出缺点而改正。上文所言“就有道而正”,也是一样的道理。
16、《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18、(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9、理屈辞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这句话可能是最流行的孔子语录,大致有两层意思:每个人都有别人可以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缺点需要改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1、(讲解)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22、《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
23、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24、(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6、将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将邪恶的人放置一边,这样人民便会服从。将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将正直无私的人放置一旁,人民就不会服从。
27、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们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2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
29、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30、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31、孔子经典语录之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2、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33、(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34、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5、(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36、(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37、孔子在匡地被围困,危难之际仍然坚信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道”的载体,斯文在兹!这种“天命所归”的自信和担当精神,是后世“道统”说的滥觞,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始终不曾断绝的重要原因。
38、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39、(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40、释义: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41、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42、(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有的人说,拿善行来回报恶行,怎么样呢?孔子就说了,那又拿什么来回报善行?拿公正无私、大公无私来回报恶行,拿善行再来回报善行吧。
45、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46、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8、无论是道还是艺,对于世人来说,有先有后有难有易,不能因为遇到了困难就不去学了,而应该勤奋为学、不要等到遇上困难了再去学,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能生而知之,但都可以学而知之。
49、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5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51、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52、孔子经典语录之十:或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3、翻译: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54、惧怕便罢了。但请我们不要过度地去解读与关注死亡,好好活着就行了,你活都没活明白呢,就知道死亡的真相了?
55、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思齐是希望自己也想同贤者一般,内省是害怕自己也有此不贤,可见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其人贤或者不贤,都是对自己有益的。只要去思齐去自省,而不是见贤而忌惮、见不贤而讥讽。
5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八佾》
5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58、(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59、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0、(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6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62、(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63、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6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65、释义: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6、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看似无用的、浪费时间的准备工作,其实必不可少,打铁还需自身硬,你把个人本领技能强化了,做事情自然就飞快迅速了。
67、由此,想到我们,遇到一点小的事情,就感到人生过不下去了,没得钱,被人嘲讽了,做了好事却被人误会,就想着做好事没用处,劳心费神却被人误解,倒不如做个坏人,轻松自在还能享乐。那你就要多读读孔老夫子的语录了,可谓是弘扬正能量也。
68、有些人假装能干,其实没什么能耐,什么事都办不成。就好比凿穿墙洞入室行窃的小偷,虽然身往前进,但内心胆怯,因为做贼心虚。
69、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70、(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71、翻译: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