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名言什么必寡信)。
2、老子名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老子名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7、(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8、“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轻易行事,所以也就容易导致困难与失败。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起来很容易却很可能碰到很多困难;做起来很简单却会遭遇很多波折。有的工作,难度极大,却能够干得圆满;有的事情,虽举手之劳,但也经常办得一塌糊涂。其中的天壤之别,就在于是否重视,是否把事情慎重以待。把事情谋划得难,难也不难;把事情视为很易,易也不易。难和易就是这样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9、(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10、译文: 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政去化解民怨。 想解决难题,得从容易的时候入手。要完成大业,须从细微的点滴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刚产生时是容易解决的。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11、老子名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15、老子名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6、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7、(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18、想解决难题,得从容易的时候入手。要完成大业,须从细微的点滴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刚产生时是容易解决的。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
19、 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必定是很少坚守信用的人。把所有问题都看得很容易,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20、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22、老子名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24、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25、注: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26、(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2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8、老子名言: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9、(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30、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31、这句话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缺乏后劲和必要的准备而失败。
32、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
33、(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34、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5、老子名言: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7、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38、(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3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40、老子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1、 丁酉年正月初二十八日,为善信弟子,十方大德,社会各界人士举办拜太岁及祭星拜斗,过平安门法事道场。(信徒也可根据个人生辰八字单选黄道吉日做祭星拜斗道场)。
42、(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43、老子的本人,就极其赋有传奇的色彩,传说他生活于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时值春秋时期。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
4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45、老子名言: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6、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47、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8、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9、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0、释义:对每件小事都讲信用,就可以确立大的信誉,因此君主长期守信用,才会有贤明的君主。如果君主对于赏赐和惩罚没有诚信,那么禁令就无法推行。
51、注: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5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3、(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54、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55、老子名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6、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57、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58、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9、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60、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
61、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
62、(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
63、《资治通鉴》里曾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而天雨,魏文侯却下令前往山野,群臣不解。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怎么可以无视一个约会呢。
64、老子名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5、老子名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6、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67、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68、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7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71、古往今来,中国人始终把讲信用、守信义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而诺言能否兑现往往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守信的重要依据,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行,行必果,守信是“诚“之本。
7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74、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5、 问题的关键在于所遵循的认识路线。世人强调宏观认识论,老子强调微观认识论。世人执着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老子则执着于对自我的认识。大道隐藏于自身,只有求之于内,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关于道的学说,是老子毕生实践,独立思考的成果,这一成果很难为世人理解和接受。正因为老子考虑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为世人留下了不朽名著《道德经》以及功夫传人,使大道之学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
76、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77、注: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7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9、轻诺必寡信 释义: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80、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1、承诺应该是庄重的,要不不承诺,承诺了就要兑现,这样才能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做事应该是严肃的,在具体操作之前,应多想困难,不能心血来潮,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凭想当然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麻烦不断,困难重重。
82、(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8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4、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道德经》
85、(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86、老子名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7、(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8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
89、老子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