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非人也。(《孟子》)
3、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意大利)伽利略
4、(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感悟)。
5、0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7、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言内之意: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为君上办事效力,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感悟)。
10、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1、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2、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13、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6、(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8、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9、(赏析)这是曾子的话。他告诫人们,使“民德归厚”的做法,要从“慎终追远”做起。注重丧祭,目的是强调仁、孝。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间的风习就自会淳厚,而不是刁顽。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1、言外之意:在当时能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要引以为荣,但亦不能骄傲自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夹在大国之间,随时有可能受外国军队的侵犯。要治理好,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乃国家生存之道。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就停止劝告,不要自取其辱了。”
25、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美)爱因斯坦
26、(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27、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28、(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29、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3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2、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3、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5、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6、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37、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秋日谈心》
38、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论语·季氏》
39、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