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被妄念相缠。凡人未能达到无心,无心即外部着相,内不着心。
2、国学的分类方法其一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3、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译文:严肃庄重的祖庙,风度翩翩的君子。
4、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6、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7、《了凡四训》有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活一世,谁都想成为命好运好的有福之人。但福气并非先天俱来,而是在后天中积攒的。
8、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9、《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
10、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1、——《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孟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14、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1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16、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7、——《论语》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8、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9、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20、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谭苍醍醐云: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
21、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22、国内百余位专家参撰写,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共青团中央“新世纪读书计划”第一批推荐书目
23、艾而张罗,行成之。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关于国学经典的名言有哪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5、 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26、——《史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7、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28、(5)《孟子初级读本》(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
29、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0、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
31、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32、孔子的境遇,很像现今的苦学生,绝无倚靠,绝无师承,全恃自己锻炼自己。我们读释迦、基督传记,固然敬仰其为人,但总觉有许多地方是我们万万学不到的。惟有孔子,他一生所言所行,都是极亲切有味的庸言庸行,只要努力学他,人人都学得到。孔子之所以为大就在此。——梁启超《国学小史》
33、错过了这篇,就可能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戳开看看!)
34、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3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36、(3)《幼学琼林》: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极佳读物,堪称“国学琼林”。
37、《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从小懂礼貌、讲信用、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和别人平等相处等。
38、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3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40、该书选用最权威的《周易》版本,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古代绘画插图,采用导读加图说的全新经典解读方式。
4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42、《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
43、(5)《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部讲授对仗、用韵知识的启蒙读物。现代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启蒙读物。
44、——《论语》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5、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46、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47、“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48、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
49、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5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1、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52、——《孟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家居环境:住宅小区十大忌讳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54、 一根,指的是《易经》。之所以把《易经》归为国学经典的根,是因为她太重要了,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易经》有“三易”之说。夏朝的时候有《连山》,商朝的时候有《归藏》,到周朝的时候,周文王和周公共同完成了《周易》。《连山》、《归藏》的主要作用是占卜。因为《周易》足以包括其中的思想,所以到孔子的时候,他只保留了《周易》,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孔子认为学习《周易》就足够了。
55、——《楚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6、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57、——《后汉书》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58、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关于国学的古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59、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
60、——《礼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