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话与生平证词》,全集第16卷,孙周兴、张柯、王宏健译。
2、本书主要是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的疑难问题展现出来。(海德格尔导论)。
3、 ▲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德国犹太人,20世纪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早年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
4、《早期著作》,全集第1卷,张柯、马小虎译。
5、 此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中,海德格尔还曾对“无”作过重要的形而上学思考,他不仅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存在之存在”原本就是“无”,而且还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缺点恰恰就是没有好好研究这个“无”。而孔子又在道德经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说明了“无”才是万物之初。
6、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除了在读者心中激起一圈圈感动与共鸣的涟漪之外,也掀起了对于相关议题的质疑,比如:一个肄业生希望通过学术努力、重新进入大学的故事,陈直提出的这种入学轨迹有可能发生吗?
7、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触发写作的是31岁农民工陈直因为阅读和翻译相关的哲学作品而引发网友热议一事,网友的热议中有为陈直“加油鼓劲”的,有“怀疑”的,有“关心”并“劝”的……提醒考生围绕陈直的举动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不可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8、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跨越阶层的文化碰撞故事,掀起一轮又一轮网络热议,有感动、点赞,也有反思。
9、这是作者考察极权主义哲学家的著作和遗产的系列文章的第五篇。
10、海德格尔中学时,就对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深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家胡塞尔亦对其有重要影响。
11、从快递员雷海为在诗词世界中遨游,到打工人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借阅12年,再到陈直打工研读哲学,这些故事说明:每个你和我,都有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权利。无论逆袭与否,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身份与职业不是阻碍充实心灵的绳索。哪怕打工生活还得继续,但自作主宰的人总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12、1919年中间学期:现象学基本问题,两课时;1919年夏季学期:先验价值哲学和现象学,两课时;1919/1920年冬季学期:现象学导论,两课时;1920年夏季学期:直观和表现的现象学,哲学概念形成(philosophischenBegriffsbildung)的问题,两课时;1920/1921年冬季学期:宗教现象学导论(对保罗主义的基本概念同古希腊文化的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两课时;1921年夏季学期:普罗提诺和奥古斯丁(古希腊本体论和逻辑学对神学概念形成的科学建构影响;宗教改革和德国唯心主义之间相应的作用关系),两课时;1921/1922年冬季学期: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和逻辑学(现象学的系统导论和解释学)部分著作的现象学解释,两课时;1922年夏季学期: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继续,四课时。
13、2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古希腊)柏拉图
14、1神圣人生论 (印度)室利·阿罗频多
15、 海德格尔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常常被忽略的神秘问题,特别是本体论问题上:存在意味着什么?说这个或者那个特定的东西存在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等等。仅仅因为科学技术理性对这些问题冷漠无情而遭到他的批判,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很多里程碑式的人物如爱因斯坦(Einstein)和李·斯莫林(LeeSmolin)都对这些本体论问题很痴迷。但是,我们毫无疑问容易忽略它们,更喜欢思考那些容易获得更明确答案的问题。其实,我们热衷经济的社会常常抛弃那些明显无法回答的本体论问题,宣称纠结于这些问题是浪费时间,我们本来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效率的其他工作上。
16、车间里的农民工、书斋里面的哲学研究者,人们很难把两幅有反差感的画面重合于陈直身上。而农民工的身份,与海德格尔的符号属性,两相对照很难不让人产生某种隔膜感。
17、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德)马克斯·舍勒
18、还有千本好书、共读社群、以奖促学、好书相赠等多项权益,等你解锁。
19、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20、1物理科学的哲学 (英)阿瑟·爱丁顿
21、1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 (德]胡塞尔
22、《什么叫思想?》是马丁•海德格尔1951-1952年间所做的两个讲座。第一个讲座展开为对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之基本立场的争辩。第二个讲座包含着一种与巴门尼德的存在历史性的对话。
23、这种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它作为现象学研究,原初上接近历史的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的最密切的劳作关联与境(Arbeitszusammenhang);它作为学说必定会发挥出作用,但不在于对世界观及其形成概况作出明确的介绍,而在于对科学意识的唤醒和培养作出明确的、严格的且总是具体的实施;这不是被生动地通过关于科学危机的演讲和小册子——这种形式在新一代青年中只会引起厌倦——而是通过让今天学究式的青年从过多的反思和讨论中退出,进入到实质性的工作中去,即进入到对通过科学的哲学而可以预先给予的对象关联体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