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两代人之间产生代沟的最大原因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2、育儿有“树”第16篇|面对孩子家长该怎样适度放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3、孩子们则更看重他们对恋人的感情,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造成父母和子女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产生代沟。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很多有趣的事情说给他们的孩子听,但他们的孩子却无动于衷,当他们的孩子与他们分享快乐时,他们甚至不能理解他们的孩子在说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知识结构日渐更新,新技术不断涌现。几年前,人们还在为识别真假人民币而苦恼。
4、育儿有“树”第11篇|“多动”的孩子,“抓狂”的父母
5、育儿有“树”第127篇|把改掉“坏”习惯的“开关”还给孩子
6、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7、育儿有“树”第61篇|和孩子一起告别“被动成长”
8、不管是吃的喝的玩的,基本上都不缺,几乎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9、(4)我的决定……,是疏远还是亲近,还是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10、育儿有“树”第73篇|告诉孩子:不成功不等于失败,从来都不等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11、育儿有“树”第50篇|一遍遍地说,孩子就是不听,问题到底出在哪?
12、育儿有“树”第13篇|面临高考孩子压力太大怎么办?
13、育儿有“树”第122篇|父母要有能力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呈现给孩子
14、育儿有“树”第9篇|放下对孩子不成才的担心,好好陪伴他们
15、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16、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17、育儿有“树”第99篇|做智慧父母,需要有一个“显微镜”
18、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19、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20、代沟产生跟你说的“望孩子成才,为了使孩子能让自己将来享福”没有很大相关性。即使我完全是为了孩子考虑,但是我不认同孩子的观点,觉得孩子幼稚,听不进孩子的意见,觉得孩子小懂什么,为了孩子将来考虑,我还会逼迫孩子,让他干他不愿意干的事,从而造成沟通不畅,这还是会产生代沟。
21、育儿有“树”第120篇|空间感,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
22、因此,她上了无数课,看了无数书,学着怎么当好妈妈。这一学,就是10年。为了做个好妈妈陶虹真是付出了很多。
23、2008年陶虹生下女儿后,不同别的演员她没有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老人,而是淡出演艺圈,全职照顾孩子。
24、决定一个人幸福的三个要素是健康、关系和财富,人生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同学和同事等关系,其实我们一生中与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也就那么30-50个人,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好了,基本上我们的人生就幸福了,而事实上我们最深的伤害往往来自于和我们最亲近的这30-50个人。如何使这些关系和谐、融洽,就需要我们学习良好而有效的沟通。
25、所以这时候的家长啊!你要会做,跟孩子谈一谈,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开心呢?跟妈妈说说看吧,很好沟通嘛,因为他内心委屈他巴不得跟你说呢,没想到回来让你还骂一顿,他就这样日积月累,把他的想法、矛盾、愤怒完全都装起来,时间久了他就会抑郁。
26、对于青少年的孩子而言,相对于父母,孩子更重视伙伴关系,他们最看重朋友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有些家长误以为是孩子故意疏远,其实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27、其实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或者情感的一种传递,反馈的过程。汉语是非常有艺术的语言,我们看到“沟通”这两个字,所谓沟通就是水沟如果堵塞了,水就流不过去,所以水流就不畅通了。所以沟通就是水要流过去,当中畅通无阻,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交流跟沟通意思差不多,就是彼此之间信息的交换。水沟要通了,水流才能够顺利的通过去,然后才能彼此交换信息。所以汉语的字词真的很美很有艺术性,看到这个字词就知道沟通一定要通,水流才能够一定的流过去,然后才能够彼此交换信息。
28、而很多父母在新知识和经验上有所欠缺,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从而产生了误解和隔膜。
29、育儿有“树”第84篇|孩子比你想象的更热爱生活
30、父母为他们做的任何事,他们都认为这是当然的
31、育儿有“树”第78篇|父母的觉知:别关注不是问题的问题
32、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33、按理说,每个父母都曾是个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理解偏差,似乎原本就不应该出现。
34、而沟通不畅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产品,不能接受孩子的个体意识,拒绝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导致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从而让父母觉得产生代沟。
35、在节目中陶虹说:“自己在带孩子上知识点为零,所以不得不努力学一下。”
36、孩子确实延续了父母的生活,但他的生活绝对不是父母的简单复制。
37、总之,大多数父母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大相径庭,再加上年龄、身份和位置也不同,在言语沟通和情感相处上有隔阂、有矛盾,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38、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同处在一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了矛盾纠纷,彼此是多加忍耐地相向而行,还是冷漠无情地背道而驰?
39、妈妈更加暴怒:“你还学会骂人了!”拿起沙发上的抱枕就朝孩子扔了过去。
40、育儿有“树”第27篇|孩子上幼儿园出现分离焦虑怎么办?
41、育儿有“树”第132篇|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谈人生
42、育儿有“树”第25篇|就是忍不住发脾气会打孩子怎么办?
43、注意彼此的立场问题,多换位思考。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需要让子女多了解一下自己,子女也应该把自己的压力适时跟父母分享,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生活。
44、情绪倒置往往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难度,这不是我们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读几本情绪管理的书,或者上一些课程就能解决的。
45、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46、只有父母对孩子用心,想尽办法多了解孩子,才会打破代沟。父母应该利用碎片的时间和孩子沟通,比如父母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问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如果孩子不太明白有些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家长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在公司里遇到了怎样的事情,当然应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应该让孩子觉得有趣味性,当然,工作上的难事也可以向孩子倾诉。这样孩子和家长之间就会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就不会存在代沟问题。
47、育儿有“树”第29篇|一个孩子的成绩,绝不能代表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