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2、角度:诗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漂洒,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鲜花。
3、刺骨的风像无数双长了长指甲的女人的手,歇斯底里的在我身上狂舞。
4、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及解析‖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5、A.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比喻句大全加赏析)。
6、一株株苹果树上,硕果累累,又红又大,似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
7、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8、远处的小树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绿叶,像是唱着一支动听的歌曲。
9、B.(那潭水)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10、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11、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指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1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13、A.身份(思想) B.社会背景(活动舞台) C.情节(活动过程)
14、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中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太白集》)
16、A、小说开头,作用一般为定下感情或叙述基调,是的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17、A.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18、例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是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
19、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20、雨点落下来,像掉了链的珠子,又似开了闸的水龙头,又密,又急。
21、①浓墨重彩:②惟妙惟肖:③体物入微:④行云流水:⑤言近旨远:⑥言简意丰:⑦意在言外:⑧含蓄蕴藉:⑨整散结合:
22、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23、意境:本诗既写出了泰山的巍然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24、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
25、(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26、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27、☞预习|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检测、同步练习、期中期末试卷等材料)整理完毕,免费下载
28、 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岁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29、主旨:诗人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别离思聚的情意,委婉动人。
30、朋友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静静地为你送去心灵的温暖;
31、(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32、(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33、典中情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
3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5、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6、(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37、隐性“情语”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情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语”。如《梦江南》中“摇曳碧云斜”的“摇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纷乱不宁。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情语”。弄清上述隐性“情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38、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39、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变化)的。有鉴于此,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挖掘。另外,要根据所给的语言材料的内部层次来确定答题要点,如所给的是“一联”,恐怕有两个要点;如是“一片”,则恐怕更多。
40、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句和过渡句。
41、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42、D.言行(心理) E.创作意图 F.比较
43、水街的另一边是一排翠绿的柳树儿,一阵微风吹来,柳树那翠绿的衣裙似仙女一般翩翩起舞。
44、☞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45、初二语文15种常见(病句类型)总结,例句+解析,理解透彻不丢分
46、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47、第1讲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情节 概括人物的情感变化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48、答意境(画面)特点,要注意参照以下专业术语:
49、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50、层层叠叠的山林向我围过来,鲜嫩欲滴的绿意在四周幻散开来,仿佛整个人都要被化掉似的。
51、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还可接着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52、 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53、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诗歌容量增大。
54、看题目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事、状物等类型的。记叙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
55、 开头方法:①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②写景法。常见作用: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有时还能增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6、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5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5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59、(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愁)
60、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这个角度要注意“通感”手法的运用)
61、金秋十月,许多树叶都变黄了,在风中,那些顽皮的小叶娃娃飞了下来,把大地妆点得更加美丽!
62、☞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63、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64、☞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65、 她们越发奇怪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66、夏天就像燃烧的烈火,无时无刻不在释放它的热情与活力。
67、☞语文、数学、英语1-9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可下载打印
68、 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69、周围的点点繁星在天空的印衬下好似那深蓝色绸缎上的小花美丽极了。
70、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71、桃花花蕊头上是黄色的,底下的身子却是红色的,就像一个红色的小人带着一个黄色的小帽子。
72、解答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常见易犯的解题错误有:
73、蝴蝶,穿着艳丽服装、翩翩地飞舞在花丛中的小仙子。
74、初中最容易丢分的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都在这里
75、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6、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77、(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