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
2、(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3、秋: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五谷丰登
4、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5、3)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6、9)饱读诗书:读书多。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7、十年窗下(shíniánchuāngxià)
8、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9、18)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1、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2、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3、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14、(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15、 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 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16、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17、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18、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剧烈的疼痛使他很快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0、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22、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23、2)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24、圆溜溜 笑眯眯 笑嘻嘻 笑呵呵 静悄悄 绿油油 油亮亮 胖乎乎 乐陶陶 雾蒙蒙 雾沉沉 黑糊糊 红扑扑 红彤彤 黄澄澄 喜滋滋 雨蒙蒙 白花花
2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6、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2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