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2、 积雨云体积通常相当庞大,一块块积雨云就是“天然水库”,积雨云总是和强降水联系在一起,包括雷电、大风、冰雹和暴雨等天气现象。
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
4、这是春季内的冷暖的对立统一。春季一般是由初春逐渐变暖的。如果春头暖得太快,那么到春尾就可能会偏冷。这是一个季节内寒暖的补偿和平衡。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
6、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7、头伏凉凉,二伏尚尚,热在三伏里。秋搭伏,热得哭。冬至起九。一九二夭时勿走。三九四棒打勿走。五九六迢脚挥手。
8、21)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气象的经典谚语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9、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是一种丝缕结构的高云,呈白色,云体很薄,云丝往往平行排列,向上的一头有小钩或小簇,下有较长的拖尾,常分散出现。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
10、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11、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而使用天气谚语来作长期天气预测亦受到气象变化的主观局限,并不一定可行。
12、第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13、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无风水也吼。
14、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星星眨眼天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