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最好的二十首诗
1、赏析: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2、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3、战火连绵不断,亲人的音讯自然就弥足珍贵了。这是“抵万金”的因,后面一句的白发不胜簪当然就是果。表达的是反对战争、期望和平,这可能是受到战争摧残的人的共同心理。
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5、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6、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7、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啊,我与你相会在这温暖的烛光下。
8、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9、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10、当他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妻子不仅没有埋怨自己,还理解他的行为时,他这样写道:
11、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1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14、和李白一样,杜甫对酒的喜爱也到了痴的程度,他每每回忆起与李白饮酒吟诗的情景时,不禁感到李白就是那天上的仙人,因此他曾这样写道:
15、愿你我都能在合适的季节,邂逅心中独一无二的美景。
16、1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2武侯庙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3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4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5规雁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6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7、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18、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19、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20、赏析: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二、一生必背的十首诗
1、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这样的别离,杜甫在晚年还经历过一次。代宗大历五年(766年),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与同样流离失所的老友李龟年重逢,李龟年是玄宗时期的宫廷歌唱家,他们曾频频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相见,于是杜甫怀着无比的感伤写下:
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4、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5、鉴赏: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1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1、于是,这次会面成了杜甫生命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12、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3、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14、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15、卫八处士的名字,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他排行第没有做过官。
16、那条归家的船带着他四处辗转,他无时不渴望着回到家乡,尽管饥饿在湿冷的夜里袭来,但他一想到此时的自己正在回乡的路上,便再也不觉得生活艰难。
17、0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8、然而,与李白的相遇是短暂的。天宝四年(745年)秋,李白打算重游江东,但是杜甫决定去长安,于是他们便在充州分道扬镳,却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永远。
19、正值江南大好的风景,在落花时节又与你重逢。
20、100个阅读好方法,培养阅读好习惯。
三、杜甫的诗
1、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千年的历史,总有遗憾,于他人来说,是感慨。于当事人来说,却是深入骨髓的痛苦。
2、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3、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4、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5、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6、一个教了10年学的中学地理老师,强烈推荐每个人看看它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这原是一首讽刺诗,是说这个花卿居功自傲,僭用天子音乐。
8、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劝我们多读名著,少看言情小说。
9、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身为游子,哪怕走过千山万水,哪怕看惯世间繁华,心中最牵挂的,也依然是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
10、赏析: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对南诏的用兵,此时杨国忠专权,谎报军情,弄得民怨沸腾(见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1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2、少年的时光总是过去得那么快,转眼你我就已经白发苍苍。
13、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4、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15、鉴赏:此诗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诗语亲切,如话家常。
16、浩瀚的湖水、磅礴的气势,这是杜甫笔下壮阔的洞庭湖。何等的胸怀和情怀,才能写出这样豪迈的词句。
17、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8、哪怕看惯世间繁华,心中最牵挂的,也依然是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
19、鉴赏: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20、这两句所谓的平野辽阔,江流奔腾,星月灿烂,看似波澜壮阔,实际上是一种反衬。
四、杜甫名诗30首
1、另外的几首绝句也有描绘春日之景,
2、进入正题,说说杜草堂那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其他答主回答过的《春夜喜雨》《春望》的这些诗词读书君就不再重复了,咱们说点与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