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19)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4、3:19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
5、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不要给对方,任何希望,任何暗示,这才是,最大的担当;分开了,不去打搅,让对方安然生活,这才是,最后的温柔。(圣经上最精辟的一句话)。
6、人之所以会变得残忍,是因为他被残忍对待过。
7、14)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8、5:6 不可任你的口使肉体犯罪,也不可在祭司(原文作“使者”)面前说是错许了。为何使 神因你的声音发怒,败坏你手所作的呢?
9、3: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10、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圣经上最精辟的一句话)。
11、富就富在不知足,贵就贵在能脱俗。贫就贫在少见识,贱就贱在没骨气。
12、(诗 7:11) 神是公义的审判者,又是天天向恶人发怒的 神。
13、.......................................................................................................................................
14、夏天聚敛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时沉睡的,是贻羞之子。
15、3:22 故此,我见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份;他身后的事谁能使他回来得见呢?
16、3)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17、把你的借口减少一半,把围绕目标的行动增加一倍。付出就会有收获,或大或小,或迟或早,始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18、5:16 他来的情形怎样,他去的情形也怎样。这也是一宗大祸患。他为风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19、15)你用什么尺度量人,也要被什么尺度量。
20、5:9 况且地的益处归众人,就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
21、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
22、3)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23、那些看似永远没脾气的人,一旦离开你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4、2)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
25、20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7)
26、6: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
27、生活不乏精彩,只是有时候,我们的眼睛盯着乌云不放。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28、4)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
29、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30、细心把握身边每份感动,逝去的已逝去,不会再追忆。
31、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32、6:8 这样看来,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
3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4、3:15 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 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或作“并且 神再寻回已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