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白讲,我少年时得了这本《哈罗德游记》,屈原的《离骚》《九歌》就搁一边了。(作家们为何瞧不上木心)。
2、木心和郭文景听勃拉姆斯感受一样吗?一个是作家和画家,一个是作曲家,一个性格那样,一个性格这样,听勃拉姆斯的感受当然不一样啊。难道一个人不是作曲家就听不了勃拉姆斯吗?难道一个人对勃拉姆斯的听感跟作曲家不一样就错了吗?难道作曲家们听勃拉姆斯的感受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柴可尔夫斯基就讨厌勃拉姆斯呢?什么时候听勃拉姆斯是有了标准答案了吗?来来来,下面有请“音乐何需懂”的周海宏老师……
3、拜伦。我的讲义写了十六页,曹雪芹先生可能有意见了。
4、源于此,我也做了两期线上的直播,不适应归不适应,看到数倍于线下的读者在关注、聆听,心里还是挺舒畅的。就这样,除了偶尔自己讲一下,更多的时候是在几个木心群里潜水、收听各种直播。(作家们为何瞧不上木心)。
5、上大学后是个捣蛋鬼,受罚。向往异国情调——这是十九世纪的特征。二十一岁游西班牙、希腊、土耳其,边游边写诗,就是《哈罗德游记》,哈罗德是诗中主角名字。诗寄回英国,头两卷发表后,拜伦说:“我一早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台上的拿破仑。”
6、更何况这样的诛心根本毫无道理。对于木心的狱中写作的情况,陈丹青在书中,在讲座中都说得很清楚:“45岁前后他被多次单独关押,居然还敢偷偷写作,那就是幸存的66页狱中手稿。他缝在棉裤里,带出来,藏起来。反正,直到56岁出国前,他从未发表一篇文字,一首诗,他绝对不让人知道他在写作……”而这些手稿,今日也躺在乌镇的木心博物馆里面。还要怎么样呢?在没有任何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仅凭如此粗糙的逻辑——相信我已经证明了这个样本的狭小和逻辑的粗糙——来质疑我作假呢?前些年方舟子和韩寒的大战告诉我,无论出发点是善是恶还是一时爽,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仅凭逻辑来推论一个作家造假,很容易引发很多不太好的结果。
7、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824)。得年三十六岁,标准天才型人物的死亡。生于伦敦。父亲是家事不管的花花公子。母亲脾气坏。拜伦从小不相让,吵。
8、《羊城晚报》:李静二〇〇六年有一句话,今天说来令人感慨,她说,迄今为止木心在中国还只是出版现象,而非文学现象。中国文坛尚未做好准备接纳这位八十几岁的新作家。您认为今天这个现象有没有得到改变?
9、现代艺术中,好多好多是含有尼采的酒神精神的,但严重异化了酒神精神。你看滚石乐队,黑人跳舞,扭动,歌星疯狂表演,等等,我都很喜欢。你懂的话,边看,边知道哪些是酒神精神,哪些是酒瓶精神、酒鬼精神。
10、怀疑主义世家的长长谱系,到了拜伦,是出了英雄好汉。李白、杜甫,不属于怀疑主义世家,想做伟人,没做成,诗仙、诗圣也。
11、何必计较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归根到底是一颗心。
12、这就是拜伦:说得出,做得到;做得到,说得出。
13、王尔德不愧为一个智者,言论锋利。不过,有时我想对他说:你别说得太多了。言多必失呀。
14、这是作为木心美术馆馆长的陈丹青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做木心美术馆一点小小的私心。
15、2016年,此剧的环境版参加了乌镇戏剧节;2017年,剧场版在深圳进行首演;2018年,《木心·人曲》在全国五个城市进行首轮巡演(天津、石家庄、深圳、上海、广州),当时是知道的,可惜没有来成都,我平时又从来不关注戏剧、话剧之类的,后来就渐渐淡忘掉了。
16、一百多年过去后,可以说,拜伦是“超人”的少年时期,是初出茅庐、跟着感觉走的超人。
17、邹导在分享中反复提到了木心的分身观念,这对他艺术上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这部剧的创作结构上,为诗剧、歌剧和舞剧的三幕剧,演员也是三个,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舞者,这里面想表达的是变奏的意象:
18、《羊城晚报》:您说:“我不是好学生,但我是好的速记者。这些笔记忠实记录了木心的讲述和语气,包括他无数次离题的笑谈。”记录的同时,你们之间的互动多吗?他会不会向你们提问?你们会有争论吗?
19、这让我忆及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过的另外一句话:
20、(“现在流行‘小清新’,木心有点‘老清新’。……其实木心这种小机灵也蛮好,就像是风铃一样,叮当作响,很惬意,但“木铎金声”才令人震撼的,不是风铃的那种叮叮当当。”
21、终会有人认出的:人,竟然可以活得如此诗意!这般纯粹!完整!
22、木心评人常说“头脑,心肠,才华”,“才华”归艺术家,“头脑”归思想家,“心肠”归宗教家,此三者,又可谓一。
23、1948年我乘海船经台湾海峡,某日傍晚,暴雨过后,海上出现壮丽景色:三层云,一层在天边,不动,一层是晚霞,一层是下过雨的云,在桅顶飞掠——我说,这就是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