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孔子的名人名言名句)。
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出自《老子》第五十六章。言,说。知,同“智”。聪明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聪明。
9、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0、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那些讲国学的永远不懂,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3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名人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名言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孔子的名人读书名言孔子的名人读书名言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