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2、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刘禹锡不愧是大才子,当年他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皇帝认为他是讽刺刚提拔的新贵,一不高兴就把他贬到外地。十几年后又想起来老刘蛮有才,就又把他折腾回来,刘郎又写下“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皇帝心想,怎么又在发牢骚,还得把他打发走。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6、《岁寒堂诗话》: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刘禹锡最著名的三首诗)。
7、人虽然只是宇宙间的沧海一粟,但对于人自身来说,想要过号这几十年的人生,也需要慎重地做好选择,生活的泽太有千万种,饶是一再慎重,也难免会有迷惘和迷失方向的时候。说起大诗人白居易的友谊,首先想到的就是元稹,两人情深意厚,成为了一段佳话,白居易一生重情,他一生中有两个挚友,除去元稹,就是刘禹锡了。两人在仕途、追求和遭遇上都极为相似,才子之间的惺惺相惜,两人也成为了知己。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人中的佼佼者,与白居易、韦应物一起并称为“三杰”,白居易对他的诗作推崇备至,后人称其为“诗豪”。
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0、这是一首咏史诗,前四句写晋朝大将灭东吴的故事。东吴的统治者妄想用横江铁链阻拦王濬的战船,简直是螳臂当车,可笑至极。诗人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这首诗亦为刘禹锡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11、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12、这是一首怀古名篇,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手法,通过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由富贵变为平常这一现象,寓意富贵荣华不常在,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13、很明显,刘禹锡的和诗远远超过白居易的原诗,尤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寓意深刻,富含哲理,一千多年来备受好评。
14、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6、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17、刘禹锡为《再游玄都观》写过一个伤情小序,其中特意再讲过元和十年初次游览玄都观桃花的场景:
18、全诗最精彩的,就是颈联的这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没的船只旁仍然有千千万万的帆船驶过,枯萎的树木前也有万千欣欣向荣的枝条。在白居易的赠诗中,颔联是为刘禹锡抱不平的,而刘禹锡这两句,一是劝慰友人,二则展现出了诗人的豁达的胸襟,还与白诗中的颔联向应和,其境界和意义上一时间都比白居易诗高了很多。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涯,并没有使他的意志消沉,也没有将他打压,他将自己比作病树,即便人生艰苦,处处不得意,他还是会迎着春光,积极向上。
19、贞元二十一年,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刘禹锡作为王叔文的d羽,受牵连贬谪为连州刺史(今广东清远下县),上任途中又遭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20、颈联用了“伊吕”和“萧曹”来对应,“伊吕”是伊尹和吕尚(姜子牙),商伊尹辅商汤,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萧曹”是萧何和曹参。前者草创了西汉王朝的各项制度,为西汉王朝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后者沿袭前者的做法并加以改进,“萧规曹随”就是从这儿来的。这联的意思是: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21、我在赏析苏轼的《海棠》诗时曾经说过,对于鲜花的描写,直接的白描很难写出花的神韵,只有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才能写出佳作。林和靖的《梅花》如此,苏轼的《海棠》如此,刘禹锡的这首诗也同样如此。
22、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
23、次句“池上芙蕖净少情”,意思是说,池面上的荷花很明净,但太清高,反而缺少了热情。从这句诗的意思来看,刘禹锡认为荷花的特点就是明净和清高,但是恰恰因为这点,它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却给人一种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感觉。所以刘禹锡在这里说芙蕖不够热情。那么,反过来看,也就是刘禹锡认为牡丹兼具芍药和芙蕖的妖、净,以及格、情四种资质。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25、白居易有《板桥路》诗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这首《柳枝词》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
26、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7、纵览三首诗,作者虽然都是用的同一个曲名,写的却不是一个情景。第一首黄河的壮观以及源远流长,强调的是一个“自天涯”。第二首描写的是淘金的千难万苦,突出的是一个“辛苦”。最后一首状写黄河两岸的风光之美,烘托出一个“渡却”。
28、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29、这不是杜甫看到“八阵图遗迹”有感而发嘛!看沙地上布列的六十四堆“八阵图”石堆,不管风吹雨打,这些石头百年不变。“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诸葛亮对汉室的统一大业忠贞不矢志不移的志向,如这些磐石一般不可动摇。
30、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31、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3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33、诗人只写山水明月,但一句"旧时月",马上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兴衰轮回,而六朝的繁花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34、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嘶马立未还,行舟路将转。
35、《沧浪诗话》: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36、这是一首和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写了此诗作答。
37、虽然对诗人而言,这种自嘲是一种相对而言很轻的感情,它不是悲,并不牵扯到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也不是在感慨人生的难以捉摸,反倒是有“种桃道士去哪里我不知道,反正我老刘是又回来了”的调侃之意。
38、白居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
39、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40、古诗里其实读不出什么人格,尤其是落在技艺已然纯熟的时代,加之篇幅限制,许多诗只不过一些短暂的瞬间,而瞬息万变是诗人的权利。
4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42、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43、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4、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45、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46、自屈原、宋玉以来,悲秋的情感就成为了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和心理情结。但刘禹锡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说秋天要胜过阳春。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高昂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唱出了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丰富了诗歌表达感情广度和深度,不愧为古诗中的杰作。
47、《新唐书》: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
48、从读到的诗篇来看,刘禹锡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人。
49、“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50、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竹枝》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51、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52、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3、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54、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伤独孤舍人」刘禹锡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
55、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题寿安甘棠馆二首」刘禹锡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5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7、而今漫天桃树早被连根拔起,眼下只有一片荒芜景象,除了春风依旧之外,人间的无常已经把一切重新洗牌。最有意思的是一句“以俟后游”,像是在说“说不定我以后还会有类似的经历,说不定我以后还会再回来哦”。
58、译文: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这源源不断的江水就像我无限的忧愁。
59、后人的评论很有意思,讲刘禹锡“性情刚直”,拥有“不屈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论及这首《再游玄都观》时,大部分观点都是说,刘禹锡有意重提旧事,是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其中所流露的,是轻蔑与乐观,是继续战斗下去的执着。
60、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再伤庞尹」刘禹锡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61、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