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桥梁,而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老子说过的名言名句)。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4、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5、(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老子说过的名言名句)。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18、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9、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上德之人,没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
2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2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9、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3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2、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3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36、“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8、“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老子名言名句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39、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4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1、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得知足知止、心无贪求,才能知足常乐。
4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7、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49、品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愿能与书一生为伴。
50、《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1、知识改变命运,智慧书写人生。老子经典语录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52、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5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5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1、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62、军队是不详的器具,不是君子就不要使用该器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它。
6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6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6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67、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68、功成身退,天之道。(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成功之后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6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7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