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3、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4、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5、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6、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7、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9、红尘万丈,困却多少芸芸众生,仁心虽小,我佛也能慈悲无量。情之一字,犹如太平洋,人人怀揣各种美好梦想,自愿坠入汪洋,有的欢快畅游,有的疲惫不堪,有的痛苦煎熬,有的被水淹没,有的岸边清凉。故此,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1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1、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2、5)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主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13、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4、愿与投资人、美术馆、艺术空间、策展人、艺术家等其它机构合作
15、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6、佛说百善孝为先,布施,修福德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真诚心孝敬双亲,长辈,
17、2)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民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18、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9、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0、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10)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心的净化完全要靠自己。无论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经典,他们也仅能提供正确的方法。净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无人可以替代你。
2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3、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24、(第4句)走进敦煌石窟,我们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追求艺术的完美;由盛入衰的五代和北宋,渐渐失去了进取的勇气,而西夏人的朝气和蒙元的强悍,却一次又一次引起我们的惊喜。
25、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众;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众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26、投稿作品请把文件名改成本作品名、材质、尺寸、大小、创作时间;
27、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8、不论有多少的委屈,多么的难受,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别人也许给得了你安慰,却永远不知道你心底是多么的万箭穿心。
29、2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0、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31、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2、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33、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4、8)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5、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36、1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37、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38、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9、解析:念念流动即是道,而不是一念不生。不拒迎,念即流动。
4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1、谁的声音唱我的郦歌我的黑色的楚楚郦歌飘过地下平躺的黑色的.河有些火银,有些焰火还有我长满鸢尾的黑色山坡我的格桑,我的修罗谁的声音高唱挽歌新娘的尸体被月亮抬上山坡我的灯盏,我的佛陀下雪了!有孩子开始奔跑,有骆驼开始眺望,七颗星星指示的,挽歌飘来的方向那是谁家寂寞小孩夜夜夜夜,纵情歌唱。
42、童年时刻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的约定,如今,在甘苦共盈的岁月里,被淡淡的风蚀,成为记忆中浅浅的光影,就像不被遗忘的记忆,永远存在于心中的一方土地,亦佛如被打上了一万年不许变的烙印……
43、这世间本是没有什么神仙的,但自太古以来,人类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有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能为,所能抵挡。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阴魂归处,阎罗殿堂。
44、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45、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46、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8、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49、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50、可是白狐的声音,却依然还在继续:“在你的眼中,所谓的世间,便是由你们人族当家作主的吧?天生万物,便是为了你们人族任意索取,只要有任何反抗,便是为祸世间、害人不浅,便是万恶不赦、罪该万死了,对吧?”
51、19)我们是我们的心灵的主人。不因为外在的毁誉顺逆而影响自己的心。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辱骂和敌视。
52、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别和他人争吵,别和自己争吵,别和命运争吵。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常满足。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苦闷的是他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的幸福靠随缘。
53、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54、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5、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5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57、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58、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59、4)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6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61、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62、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63、13)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6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
65、(第3句)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见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莫高窟是绝美的,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因为肤浅的艺术品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着文化,意味着美。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66、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67、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68、解析: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6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0、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71、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7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73、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