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国君已经死了,你把这宝剑挂在树上还有什么用呢?”季札说:“我的心早就答应将这宝剑赠送给他,不能因为他已经死了就改变主意。”后来徐国人编了一首歌曲来歌颂季札:
2、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南门之外,宣告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给予10金。百姓们将信将疑,没有响应。商鞅又将酬金加至50金。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完成了工作,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一时间,百姓均深信了朝廷乃至于新法,从而使得新法的推行一马平川,秦国方得以称霸春秋。
3、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4、唯因标准不同,所以选择的结果才大相径庭;唯因对标准的坚持,所以无畏于显要或豪势的威压。因此想要感动他者,必先感动自己;想要影响他者的观念,必先执著于自己的标准。
5、诚实守信,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一切道德之基石,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品质。
6、“闷”-“门”=“心”||奶奶家的那一抹绿||荷叶田田
7、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关于诚信的事例论据)。
8、甘地的诚实不仅在家里有名,在学校也同样如此。有一天刚上完课,老师便让同学们把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复习一下,因为有官员将要来他们班视察。一会儿,果然有个官员模样的人在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他们班上。老师便请几个同学上黑板去默写单词,其中就有甘地。甘地很快就把单词默写出来,但站在一旁的老师发现甘地有一个单词写错了,于是用脚碰他一下,暗示他赶快看一眼旁边同学正确的写法,以便改正过来。
9、小仲马不但拒绝用父母的盛名来取得自己的事业,而且还换了好几个其它姓氏的名字,以免编辑们把他和父母联系在一起。面对被退回来的稿件,小仲马并没有沮丧,仍坚持每天写作与寄稿。当小仲马的《茶花女》寄出后,终于吸引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编辑与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往来,当他看到这个地址与大仲马的地址一样时,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与大仲马迥然不同。于是,他专门去访问大仲马,才知道《茶花女》是出自大仲马的年轻儿子之手。
10、妈妈走后,孩子跑到后院书房,摇着曾参的胳膊说:“爹爹,有肉吃啦!”曾参放下竹简,奇怪地问:“哪来的肉?”小儿子乐颠颠地回答道:“妈妈说,她上街回来杀圈里的猪。杀了猪,不就有肉吃了么?”小儿子说着,仰着小脸,天真地问:“爹爹,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走,咱们磨刀去,你妈妈回来,正好杀猪。”小儿子高兴地跑前蹿后,帮着曾参忙活。
11、宋耀如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诚实、善良、守信,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小就诚实、善良、守信。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都穿好了礼服准备出发,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可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12、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
13、暴力似乎可虐杀一切,却抹不了堂堂之心的准则。准则在心,人则顶天立地,纵古横今。所以欺人,实则自欺。欺人只在一时,自欺却自误一生。
14、甘地看了这一首打油诗以后,便偷偷借了同学的钱,买了好几斤煮熟的牛羊肉,和几个同学大吃一餐。
15、友人依依而别,走了十五里,猛然想起忘拿雨伞,又转身回到船山家。这时,只见船山老人仍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心送”朋友走完三十里……
16、事后,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让她很伤心,便教育了他一番,叫他以后要诚信做人。
17、立一根柱子在城门前,让人搬,说谁搬了给10两金子,大家都不信,与是提高价格到20两,
18、坚强,让鲜艳的花朵开放在人生的困境中。耳聋让邰丽华告别了世间一切美妙的声音,但她却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历经重重磨难,表演出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只有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才能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在无声的世界中舞动出音乐的旋律;只有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圆满,才能在困境中舞动出绝美的舞姿。
19、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20、杨震(?-124年),东汉大臣,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少好学,通晓诸经,时称“关西孔子”。年五十始仕州郡,后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汉安帝时官至太尉。居官清廉,正直无私。
21、王密见老师义正词严,点污不沾,又感动又惭愧,只好谢罪而去。
22、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23、颜回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意思是,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不善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并引导他向善。孔子评价道:“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意为这是亲人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24、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25、王船山晚年身体不好,且又生活贫困,有时连写作用的纸笔都要靠朋友、学生周济。但他依然每日著述不倦,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七十一岁时,清政府的一位官僚来拜访这位大学者,并给他赠送吃穿用品。王船山正在病中,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会客,并退回礼物。这位官僚自讨没趣,只好悄悄溜走。
26、伯尔的道歉并没有使父亲改变主意。父亲开始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行走,伯尔迅速跳上车跟在父亲后面。伯尔一路上都在忏悔,告诉父亲他是多么难过和抱歉,但是父亲只顾走路,根本就不理他。
27、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28、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29、 古人有云: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诚信是山间的一条溪,滋润干涸的灵魂;诚信是春寒的一剪梅,傲立于污浊之巅;诚信是和煦的春风,吹散黑暗,迎来光明。
30、(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31、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刚刚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就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32、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创造和睦、稳定的社会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诚信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加速社会诚信环境的优化。
3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4、曾子杀猪: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35、典故: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36、例2: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37、我们可以轻松而温馨地品味母亲冲沏的一杯热茶,难道却要谢绝列车上坐在身边的路友的一杯香茗?我们可以轻易地相信朋友不经意间的一句调侃,难道却要怀疑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我们可以将剩饭剩菜毫不犹豫的倒掉,难道却要拒绝乞讨者哀求的眼神?
38、5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一一《孟子.离娄上》
39、“有,先生,”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
40、两个孩子争得不可开交时,抬头看见两个大人站在现前,就问那位年长者“你是谁?”年长者回答:“我叫孔丘,是鲁国人。”一个孩子高兴地说:“噢,原来是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就请你评一评,看谁说得对。”
41、不幸的是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们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冬去春来,幸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
42、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
43、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44、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拉斐尔成为纽约市著名的建筑师。他确实没再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与守法,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45、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便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拿出那个秘方和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
46、华盛顿砍樱桃树: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47、 纵使有世博会上假装残疾的游者,纵使有唐骏的学历造假,纵使有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诚信仍旧是那黑暗中皎洁的月光,照亮黑暗的世界。
48、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49、 诚信为做人之根本,立业之根基。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自身的人格魅力、优秀品格亦为他当上总统打下坚实基础。林肯21岁那年,在他朋友的一个商店当店员。有一次,一位妇女来买纺织品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并未注意,当天色渐暗,他清账时却发现这位妇人多付的钱,十分着急,左右询问关于妇女的信息,赶了六英里路把钱及时送给顾客。他的诚信为街坊邻居所称道,人们把他的举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十分信任他,商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岸常有人来光顾。他从年轻时具备了这种品质,在他的总统之路上,又是一颗闪亮亮的勋章,不仅自己做事问心无愧,还获得大家的支持,从而获得了民众的信任。但同时,有些人只知口头答应,并未付诸行动。“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从一个七岁小孩元方的口中,我们亦可看出,言而无信之人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这种人也很少能取得对方的原谅。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一个人没有了诚信,便难以为大家所信,自然就失去了做人之根基。
50、198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向全省团员发出了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仪。年轻时的孔胜东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车的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立即行动,每逢周六晚上7时到10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共青团义务修理自行车”。
51、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52、 那是打假斗士方舟子,虽然需要面对黑暗设下的陷阱,虽然需要前行在荆棘丛生的林荫道,虽然需要迎着狂风暴雨的袭击,但方舟子依旧持一根诚信的火把,将这被虚伪笼罩的世界照亮;依旧握一把诚信的利剑,刺破这阴霾的天空。被棒打脚踢又如何,被压迫威胁又如何,被诽谤诬告又如何?相信诚信的曙光终会照亮大地,相信沉睡在虚伪与狡诈中的人们终会醒来。方舟子秉承着诚信的信念,在打击黑暗的道路上一路坎坷地走来,身后是他种下的一路诚信,是那诚信散发出的一路花香。
53、弗里克斯·门德尔松(公元1809—1847年),是德国19世纪群星璀璨的音乐家中甚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杰出的音乐成就却给了门德尔松真正的不朽。
54、做良心药的同仁堂:346年前,乐氏家族在北京创办一间小药铺。此后,供奉御药188年,历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秘诀何在?两个字:诚信。例如,人参用吉林的,山药用河南的,枸杞用宁夏的,陈皮用广东新会的,丹皮用安徽芜湖的。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16头的人参不能用32头的小人参代替。即便是做大蜜丸的蜂蜜,也必须用河北兴隆的枣花蜜。七珍丹中的寒食,必须在春天柳树发芽时制造,此所谓“取其地,采其时”。“可以质鬼神,可以应病症”,童叟无欺,问心无愧,这就是同仁堂的质量观。
55、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56、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57、他在台北也没打电话给她,回到家也没法打电话,于是他骑着摩托车到了她家的门口,她家已经熄灯,他想他们休息了。于是他就立刻在电灯杆底下借着路灯写了一封简单的信,装进了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
58、材料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进入作文,这就涉及到材料的选择。许多学生运用例证时,缺乏要围绕中心选材的意识。他们常常在作文时随心所欲,只要是自己熟知的材料,只要材料比较新颖,不管文章中心需不需要,不管贴切不贴切,拿过来就用,这样的文章只能给人一种“胡搅蛮缠”硬“拉郞配”的感觉。克服这种弊病,心中必须明白: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因而选材应紧紧地围绕中心,要为中心服务。能有力地表现文章中心的,是重要材料,应优先选用;与中心有一定联系的,是次要材料,应有选择地使用;与中心无关的,尽管生动精彩,也要忍痛割爱。
59、有一次,季札出使北方各国,路过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但是不好意思张口讨要,只是从眼神中流露出来。按照当时的礼仪,使者是不能不佩带宝剑的。季札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准备出使各国回来后,就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不料,等他完成使命路经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病故。季札悔恨莫及,到徐国国君的坟前祭奠时,就将宝剑挂在墓旁的树杈上。
60、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61、有一次他约了她晚上看电影,结果他临时早上有事出差到台北去,他认为能够很快地赶回高雄,后来发现来不及了。回高雄坐的是最后一班飞机,到家时快晚上11点了。她也差不多该睡觉了。
62、 诚信为成事之源,治国之道。商鞅是秦国的“改革第一人”,主张变法。然而,欲求成功,获得民众信任才是重要的,为了让百姓相信他,商鞅在南门立了根木头,赏赐把木头移至北门之人,起初无人相信,奖金增到五十金时,一人试了试,把木头搬到北门,果然获得了赏赐。于是有了"南门立术"的故事,传遍秦国,民众都相信商鞅是个守信用的人。他的新法才得以成功实施,秦国变得日渐强盛。民无信不立,作为统治者,成功之道,便要诚信。
63、例 论点: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更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