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楼拜对他要求严格,从加强写作基本功入手,为莫泊桑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训练。然而,开始的时候,莫泊桑对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却不怎么感兴趣,认为单调、乏味,总希望找到一条不费力的“捷径”。
2、我对你就象我以前对那些最钟爱的人一样:我把口袋底翻给他们看,从口袋底扬起辛辣刺鼻的尘土使他窒息。
3、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福楼拜创造了现代写实主义的小说,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从他那时代至今的一切小说作家。托马斯·曼写《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时候,阿诺德·本涅特写《老妇人的故事》的时候,西奥多·德莱塞写《嘉莉妹妹》的时候,都是效法福楼拜的。我们认识的作家没有一位这么热烈和坚强不屈地努力献身于文学的艺术。他不像大多数作家,虽把文学当作最重要的活动却容许其他活动来栖息心灵、恢复体力或充实知识。他不觉得活下去是人生的目标;对他而言人生的目标是写作:福楼拜为创作艺术作品而牺牲人生乐事的雄心,即使是再虔诚的僧侣,也做不到像他那样心甘情愿为上帝的爱牺牲世间的欢乐。(福楼拜)。
4、主人公弗雷德里克所产生的精神幻念,实际上也是很多年轻人可能曾经迷茫和失落的真实写照,至今在真实的世界里仍然存在。
5、一个真正的贵族不在他生来就是一个贵族,而在他直到去世仍保持着贵族的风采和尊严。
6、福楼拜医生去世前一段时间曾在塞纳河畔买了一处房地产,名叫克鲁瓦塞,内有一栋两百年历史的精美石屋,前面有个阳台,还有个小亭子俯视河面。福楼拜医生的遗孀带着儿子居斯塔夫、女儿凯洛琳生的小外孙女一起住在这里;长子阿希尔已经结婚,继承父志当了外科医生,接下了鲁昂的医院业务。克鲁瓦塞成了福楼拜终身的居所。他从早年开始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写东西,如今患病无法过大多数人的那种日子,更下定决心完全从事文学创作。他在楼下有一间很大的工作室,窗户面对塞纳河和花园。他养成了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大约10点起床,看看信件和报纸,11点吃顿简便的午餐,在阳台上懒洋洋地斜倚或在凉亭坐着看书到1点钟;1点开始工作,直到7点钟才停下来吃晚餐,然后在花园散步,再回去一直工作到深夜。他不见任何人,只偶尔请一两个朋友到他家住几天,这样他就可以和他们共同讨论自己的作品,此外他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7、他写道:“我十岁入学,很快对人类产生深刻的憎恶。”这不只是俏皮话,他是说真的。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是个悲观主义者。没错,当时浪漫主义正达到高峰期,悲观主义盛行;福楼拜的学校有一个男生对着脑袋开枪自杀,另一位用领带上吊。可是福楼拜有舒适的家、慈祥的父母、宠爱他的姐姐和他热爱的朋友,我们不太懂他为什么真的觉得人生难以忍受、周围人惹人憎恨。他身体健康、强壮、发育良好。但福楼拜的悲观确实不是装出来的,也不能归因于外国的影响,他天生就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
8、渡边淳一:男女关系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领悟(福楼拜)。
9、对福楼拜来说,不太明确的是:一方面,愚蠢是存在于话题本身还是存于对它们的大众化阐述中?另一方面,究竟是布瓦尔与佩库歇蠢到没有能力对逐渐获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利用,还是说这件事在客观上的不可能实现就显得很蠢?也许答案正是所有这些因素的集合,因为作者曾想用“科学方法的失败”作为作品的副标题,并在写给路易·布耶的信中谈道:
10、《庸见词典》嘲笑“资产者”的种种成见、偏见、定论,福楼拜这位力图超越时代的创新者,早就想把当时的世态揶揄一番,今天看来,仍对人性有着辛辣的讽刺意味。
11、天才——并不值得赞赏,它只是一种精神病而已。
12、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
13、雇佣军起义发生在迦太基的霸权受到重大打击,国内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处于内外交困的严峻时刻。福楼拜选取这一历史时刻来表现迦太基各种社会势力的斗争。
14、鲁迅推崇的法布尔《给孩子的科学故事》出中文版
15、就我们所知,福楼拜是悲观主义者。他受不了愚昧。小资产阶级、平庸的人、普通人让他看了就有气。他全无怜悯之心,也无恻隐之念。他成人以后所过的尽是给病魔逼压的屈辱生活,他的神经经常处于混乱状态,他暴躁、无耐性,他是浪漫派,却害怕自己的浪漫主义。他满怀愤怒地投入到爱玛·包法利的悲惨故事中,像一个人为了向生命报复,在阴沟里打滚,只因人生未能满足他热爱理想的要求。他决定写德拉玛的故事,并未将自己的性格置于小说之外。在五百页的小说里,我们接触了很多人物,除了小角色拉里韦耶医生之外,没有一位具有可取的地方,他们卑鄙、小气、愚蠢、琐碎又粗俗。许多人如此,但不是全部;很难想象一个镇上——无论多么小的小镇——竟找不到一两个通情达理、友善、肯伸出援手的人。
16、你想修剪树木。那恣意茁长的枝桠绿叶繁茂,象四面八方伸展,吮吸着空气和阳光。可是你想把我栽成墙式果树象墙壁伸展,结出美味的果子,让一个孩子不必爬树就能吃到果子。
17、第一位尝试者是沃特·皮特金(WalterPitkin),1932年他出版了《人类愚蠢史导论》,阐明了三条愚蠢的基本法则:
18、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9、”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
20、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21、居斯塔夫·福楼拜是非常不平凡的人,法国人认为他是天才。但今天“天才”一词用得很不严谨:《牛津英语大词典》将之形容为一种想象创作、原创性思考、发明或发现的本能的非凡能力。与“才华”一词相比较,天才是靠本能的自发活动得到成果,不是靠可以清楚分析的过程来达到。照这个标准看来,一个世纪可能只产生三四位天才,用这个词汇来指创作悦耳曲调的作曲家、能写鲜活喜剧的作家或创作迷人图画的画家不免会使人对这个词汇产生怀疑。这些人各有出色的地方,也许画得很好,写得很好,作者也许颇有才华,才华是好东西而且很稀有;但天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若硬要我说出20世纪产生了什么天才,我能想起的只有爱因斯坦一个。19世纪则天才较多;但福楼拜能不能算是拥有这种特殊天赋的人,读者不妨记住词典上的定义,你们应该可以自己来判断。
22、理智——对欲望盲从的可怜人,和对理性倾耳的认真的人同样正确。——福楼拜
23、《圣安东尼的诱惑》是一部充满奇情异想、怪诞诡橘的宗教梦幻剧,表现中世纪埃及基督教隐修院创始人圣徒安东尼内心的精神危机,他在魔鬼种种诱惑面前,从困惑走向新生,从而反映出福楼拜对宗教信仰的反叛以及他对人欲横流的金钱社会的厌弃。
24、珍惜多好。因为珍惜,我们不再随意发泄,当再次受伤后,我们学会冷静地梳理,然后理智地倾诉;因为珍惜,我们总是用一个感恩的心凝视这个世界并超越世俗的斤斤计较与恩怨相……
25、我是一支雪茄:你要在末端吮吸才能使我启动。
26、在福楼拜眼中,涂改和难产正是天才的标志。有时他一星期只写两页,有时六个星期写二十五页,有时两个月写二十七页。有一次,他用四个星期写了十五页;又有一次,他用五个月写了一幕剧。而他还为这两次破例的速度而庆幸呢!
27、这段情缘历时九个月。1849年福楼拜跟马克西姆·迪康动身前往近东旅游。两位好友探访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希腊,1851年春天回到法国。福楼拜跟路易丝·柯莱恢复关系,又像以前一样通起信来,用字愈来愈尖刻。她继续逼他来巴黎或者让她到克鲁瓦塞,他继续找理由不从命也不许她来;最后他在1854年写信跟她说他不再见她。她赶到克鲁瓦塞,被粗声粗气撵走。这是福楼拜最后一次认真的恋爱事件,个中文学性大于生活,逢场作戏的成分大于激情。
28、理智对欲望盲从的可怜人,和对理性倾耳的认真的人同样正确。
29、福楼拜一家虽然富有,但是迂腐守旧,并且乏味而节俭,所以很难相信,儿子只不过是通过了所有受正规教育的法国男孩都要参加的考试,他们居然就会想到让他出门旅行,同行的旅伴还是一位医生。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福楼拜就感觉自己跟身边接触到的人们不太一样,他早年间那严重的悲观思想也很有可能正是由他的怪病引起的,这种神秘的疾病一定从那时便开始影响他的神经系统了。无论如何,如今的他都必须面对自己注定被可怕的病痛折磨这一现实了,由于疾病的发作无法预料,他的生活方式也必须因此发生改变,他决定放弃法律学业(不难推测,他这么做倒一定是心甘情愿的),并下定决心终身不娶。
30、福楼拜热衷修改自己的作品,与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一样。(这位寓言家每写一篇寓言,总要反复地重抄,不断地推敲。他的寓言诗《杜鹃和雄鸡》草稿有二百行左右,而发表出来的定稿竟只有二十一行!)
3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2、居斯塔夫•福楼拜,19世纪中期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他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了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作品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他的作品篇幅虽然简短,但是蕴含极为丰富,看似是平淡小事,却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他的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三故事》《布瓦尔和佩库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