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2、A.繁花老干的杏B.临风姆娜的小红桃C.西府海棠D.累累如珠的紫荆
3、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名言精选及解释)。
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老子名言精选及解释)。
6、注: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7、(释义)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8、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9、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10、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1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15、释义: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16、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B)
1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9、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20、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1、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23、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项是(B)
24、A.《匆匆》B.《给亡妇》C.《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D.《阿河》
2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26、(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27、☞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2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9、A.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3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