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3、(出处)先秦《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4、还有些成语中的个别字音相同或相近,极易造成混淆,仅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去甚远,一定要注意区别才对。比如,“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就属于两个读音相近的成语。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负:辜负。不孚众望:孚:信服,相信。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与它相近还有“深负重望”,指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深孚众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还有“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无所不至”出自《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意思是说,如果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地位,那就没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后用以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用于贬义。如“日本侵略军,无所不至,手段极其残忍。”“这些黑势力对当地民众巧取豪夺,无所不至!”这样字音相同的成语在使用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做到准确使用。
5、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辈子,从来没干过编辑工作。承蒙主编信任,文友支持,承担了《临江文苑》的文字编辑工作,一方面觉得主编似乎是在“赶鸭子上架”,自己力不从心,唯恐“有辱使命”;另一方面又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刻苦努力,才不辜负文友的信任。我每天都有幸拜读各位文友的散文、小说,的确受益匪浅。每看一篇文章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受到启发和借鉴。每当发现普遍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时,就想找个机会说出来,以引起各位文友的关注,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今天在这里愿意和文友们一起交流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成语的问题,以达到与文友共勉的目的。
6、白话释义: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
7、华图解析: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含褒义。
8、(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9、译文: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10、(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11、(错误用法)跟“推己及人”的感情色彩混淆。
12、(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3、(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14、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5、华图解析: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现多含贬义。
16、(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7、提醒:在历年省公务员联考中,无所不至的出场率极高,小伙伴们一定要记牢。
18、正确示例: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实事求是,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19、(正确示例)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20、(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21、(正确示例)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22、(释义)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3、炙手可热的原意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当代“炙手可热”已经被当成“吃香”“走红”“热门”等的同义语,其实是错误的用法,其实这个成语包含贬义,且仅用于人,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24、按照本意,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当红人物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但是近几年一些媒体、娱乐节目等经常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个很受欢迎、极具影响力的当红明星,完全背离其本义。属于病句用法。(在权威汉语研究所和《现代汉语词典》未公布新意前切不可随便使用。)
25、(释义)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6、(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7、(释义)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8、(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29、(出处)《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30、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都是北大教授,又大抵原住在东吉祥胡同,又大抵是先前反对北大对章士钊独立的人物,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
31、(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32、(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33、(释义)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34、(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35、(申论写作网解析)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中性词,常与“阳春白雪”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