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文译自顶尖中世纪史学家ThomasF.Madden(托马斯·梅登)的文章《TheRealHistoryoftheCrusades》(《十字军东征的真正历史》)。之前网络上也有译文,可是翻译的不完整且质量欠佳,笔者在此进行二次翻译与校对,并且补充了部分内容。(十字军东征)。
2、然而,作为改革派的教皇,与发动战争有什么关系呢?
3、史称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帝国,是以基督教为国教,统治罗马帝国东半部的大国。然而,由于7世纪上半叶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帝国丢失了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在内的广大地区。此后到11世纪末,穆斯林军队已经逼近了首都君士坦丁堡,驻扎在从首都乘小船即可到达的小亚细亚地区。
4、卡诺萨城堡是在意大利中部拥有广大领地的玛蒂尔达伯爵夫人居住的城堡,夫人以同情改革派而广为人知。城堡中的广场上遍布着熊熊燃烧的火炉,把城堡炙烤得温暖怡人。城中寓居着洋洋得意的57岁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与此同时,城堡内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窗外雪地中一个人站立着的27岁的年轻皇帝。
5、在第一次征战的时候,东征军信心满满,并占领了一些地区。由于,这次东征的目的并不是侵占地盘,所以,军队很快就撤出了地区。但没过多久,伊斯兰教军队收复了这些地区,进行统治。在这之后,教会陆陆续续发动了几次东征。到了第八次东征的时候,十字军被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6、然而就在这一切的危局中,欧洲正在悄然酝酿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个人类历史空前的文明高峰。古典希腊罗马价值观、基督信仰、对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尊重的混合体推动了文艺复兴的产生,从而促使基督教人文主义、科学革命和全球探险等运动的诞生。即使还在为生存而争战时,欧洲已经准备着全球规模上的拓展(译者:许多大航海探险的动力就是希望重新打通到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商业路线,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被穆斯林军队切断或者变得不再安全)。
7、十字军东征期间的确有犹太人被杀害,但十字军东征的目的不是要去杀害犹太人。恰恰相反:教皇们、主教们、和布道者们都明确地命令,欧洲的犹太人不可以被侵害。
8、乌尔班二世在从就任教皇到在法国发起十字军东征的7年间,完全不曾踏入罗马一步。这段时间内,38岁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进入了不惑之年的45岁,但他丝毫没有改变对乌尔班二世的敌对策略。尽管此间教皇在意大利各地辗转往来,这位头脑明晰的基督教世界改革者却因为情报不足,始终未回到罗马。毕竟,与世俗君主仅仅关心自己领土的情况相反,教皇的心中并非只有罗马一城一池,而是心怀天下。因此,影响此后整个世界的大事件在当时的欧洲接踵而至。
9、但并非如此。当我们想起中世纪的时候,很容易想到欧洲以后的景象而不是当时欧洲的样子。中世纪的庞然大物是伊斯兰,而不是基督教。十字军东征令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企图抵抗那种趋势。但在五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历史中,只有第一次东征显著地击退了伊斯兰的军事进程。从那以后就走下坡路了。
10、乌尔班二世给了十字军两个目标,这两个目标在随后的几个世纪对十字军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个就是拯救东部的基督徒。作为他的继承人,教宗英诺森三世(PopeInnocentIII)后来写道:
11、理查凭借勇气赢得了“狮心王”的绰号,同时他的个人魅力也让欧洲和中东领导人为其倾倒。
12、我们的信仰曾在东方屹立,它统治着整个亚细亚、摩尔人的土地和非洲。
13、因为十字军内部结构关系紧张,本次战役都没有获得成功。德意志十字军(最开始约10万余)一路上损失惨重,充过了整个西南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死,其部队也就随之分裂,仅剩一些残兵败将再次东征。腓力占领了阿克拉(阿克)港后,于1191年率一部分十字军回到法国,留下一些战士.理查在叙利亚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占领了塞浦路斯,并设立了塞浦路斯王国,又卖给了原耶路撒冷王者。之后,于1192年与埃及苏丹萨拉丁签署攻守同盟。由此攻守同盟,从提尔(今苏尔)到雅法的沿海地区狭长地带归耶路撒冷王国全部,耶路撒冷依然留到穆斯林手上。
14、借用后世历史学家的话,这时出现了“社会修道院化”的现象,而反抗这一潮流的人,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
15、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后537年,是东方基督教的标志性建筑,曾在近1000年的历史中为世界第一大教堂。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被改造为清真寺。
16、天主教的教义,是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原罪。这原罪和生活中犯下的小罪过相加,就算是没有特别的恶行,也会在信徒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带来不安。在中世纪,大多数善男信女都这样认为。而如果参加十字军就可以保证升天堂,对这些自认犯罪的人来说,无疑带来了救赎的喜悦。而且这种完全的免罪,对于杀人犯和各种凶恶的罪犯来说都是成立的。只要参加十字军,就可以将此前的恶行一笔勾销,这就使不法之徒们个个摩拳擦掌,积极要求加入。
17、穆罕穆德通过武力迅速征服阿拉伯半岛,这是他去世时(公元632年)伊斯兰的版图(绿色):
18、笔者坚决支持各族群的和平共处,维护开明友爱的共同家园。坚决反对激化矛盾、妖魔化特定群体和制造分裂。正视历史与极端主义思想的危害有利于保护所有公民的安全,无论什么信仰或民族,同时也保护和平与稳定的生活环境,进而维护国家统一与长久繁荣。
19、我们中世纪学者习惯低调的生活,通常我们都在钻研枯燥且无人问津的的年历以及其他文件。在9/11恐怖袭击仅仅几天后,中世纪研究突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我惊讶的心情可想而知。
20、那么,十字军东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首先,十字军东征是对伊斯兰暴力扩张的直接回应,十字军力图抵御和收复穆斯林征服的基督徒的国域。
21、格列高利七世死在南意大利的萨勒诺,而乌尔班二世被选举为教皇的地点,也在萨勒诺附近的小城特拉齐那。在那个特殊时期,教皇的死也好,通过选举成为教皇也好,都只能在罗马之外了。当时亨利四世只有38岁。这位不能忘记卡诺萨之辱的神圣马罗帝国皇帝,在依靠军事力量驱逐格列高利七世的同时,为了造成教会内部的分裂而选出了与之对立的教皇,并自此制定了瓦解罗马教皇权威的策略。
22、因为腓特烈皇帝统领着最大的帝国,所以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整支队伍的领导者。
23、十字军原本希望与东方的基督徒并肩向耶路撒冷开进,但发现在关键时刻拜占庭盟友屡屡退却,他们不得不孤军作战(因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竟然收复了耶路撒冷更显得不可思议)。更糟糕的是,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多次背着十字军与穆斯林私下谈判。因此在十字军看来,拜占庭的皇帝和贵族是一批靠不住的阴谋家,而在拜占庭看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第一批欧洲人早于约定时间就到达君士坦丁堡,使得拜占庭措手不及,造成很大的供给压力,这一批批组织松散但热情高涨的十字军反而是对自己政局的不稳定因素。
24、 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特号召组建十字军东征
25、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但实际上东征不仅仅限于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26、他不仅拥有与穆斯林作战的经验,还拥有10万士兵,这是当时最大的十字军队伍。以上种种都是夺回圣地的重要保证。
27、基督徒在意大利成功驱逐穆斯林,无疑令罗马教皇喜出望外。而西班牙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响应教皇提出的十字军东征。伊比利亚半岛“再征服”运动带来的热忱,在西班牙人和比利牛斯山以北的一部分法国人心中涌动。而欧洲全体基督徒心中的热情,也就由此可见一斑了。
28、在克吕尼修道院学习的经历,可能是乌尔班二世得到前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重用的原因。由于自己属于改革派,乌尔班自然会推行本派别的观点,格列高利也不会隐瞒对他的支持。
29、向东方出征的时间是次年(1096年) 的圣母马利亚升天节(8月15日)。
30、历史课本上秦始皇、诸葛亮、唐玄宗原来全是同一个人,今天见到的帝王画像有几分可信?
31、我们中世纪学者习惯低调的生活,通常我们都在钻研枯燥且无人问津的的年历以及其他文件。在9/11恐怖袭击仅仅几天后,中世纪研究突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我惊讶的心情可想而知。
32、按照我们现代社会的各种标准,我们很容易鄙视当时十字军的所做所为,“有谁会为宗教参与战争呢?”我们质问道。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现在以政治意识形态的名义进行的一些战争往往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这样的战争同样会被我们中世纪的先祖们所唾弃。
33、在启蒙时代,人们通常声称十字军仅仅是那些缺乏土地、并且是不成器的人,他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到远处去掠夺。十字军所表现出的虔诚情操、自我牺牲精神和对上帝的爱显然没有被认真解读,而是被当作背后阴险计划的托词。
34、十字军原本希望与东方的基督徒并肩向耶路撒冷开进,但发现在关键时刻拜占庭盟友屡屡退却,他们不得不孤军作战(因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竟然收复了耶路撒冷更显得不可思议)。更糟糕的是,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多次背着十字军与穆斯林私下谈判。因此在十字军看来,拜占庭的皇帝和贵族是一批靠不住的阴谋家,而在拜占庭看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第一批欧洲人早于约定时间就到达君士坦丁堡,使得拜占庭措手不及,造成很大的供给压力,这一批批组织松散但热情高涨的十字军反而是对自己政局的不稳定因素。
35、十字军东征毕竟是战争,像所有的战争一样,暴力都是残酷的。这过程中有意外、有错误也有罪行。1095年第一次东征的早期,一帮由Leiningen的Emicho伯爵带领的乌合之众沿着莱茵河一路杀害掠夺犹太人。当地主教试图阻止这场大屠杀,但没有成功。在这些战士眼里,犹太人和穆斯林一样,也是基督的敌人。因此,他们错误的认为抢劫杀害犹太人并不是犯罪,他们甚至认为这是正义的行为,因为犹太人的钱可以用来资助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但他们是错误的,教会强烈谴责了这种反犹太人的袭击。
36、旅游变得越来越广泛,最初是朝圣地朝拜,之后大家也开始期盼掌握旅游。探索的时期现在开始,并将导致新天地被发现了,在那儿再度运用了对于非教徒的十字军东征的概念。阿兹台克人战神埃尔南·科尔特斯宣称,它的跟随者是"基督教勇士"。
37、很多欧洲史学家都认为十字军东征的发起者是教皇乌尔班二世,那些前往东方的精锐骑士大多都是乌尔班二世的追随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十字军东征的真正发起者是一位欧洲教士,他的名字叫做皮埃尔。皮埃尔的早年经历史书并没有记载,我能能够知道的是,皮埃尔自称自己早年曾试图前往耶路撒冷,结果被当地的塞尔柱人抓住,并且受到了虐待。
38、参加十字军者出发以后,其在国内的资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等全部在内,以及其归国以后的保全,由罗马教皇为保证人,在参加者所属教区主教的实际监督下得以保障。
39、东征图西欧城市商人,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和拜占廷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独占该地区的贸易,也积极参与十字军。
40、十三世纪剩下的几次十字军东征情况稍微好一点点。第五次东征(1217至1221)甚至一度攻下了埃及的达米埃塔称(Damietta),但穆斯林最终还是击败了那里的军队并重新占领了该城。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SaintLouisIX)在他的一生中曾领导过两次十字军东征。第一次也占领过达米埃塔,但路易很快被埃及人的计谋所蒙骗,被迫放弃该城。虽然路易在圣地里生活了几年,大力支持构筑防御工事,但他从没能完成他最迫切的愿望:解放耶路撒冷。1270年的时候,路易已经是位年事很高的人了,他又一次带领十字军向突尼斯进攻,在那里他死于肆虐军营的一种疾病。
41、毕竟东方的统治者,穆斯林的领导人,并未威胁这些异教徒的生存。但是他们受到种种制约的限制,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二等公民。一种称为“吉兹亚”的“异教徒税”也是基督徒和犹太人需要履行的社会义务。
42、公元1077年东西方历史教科书上以“卡诺萨之辱”而著名,此事令西欧的善男信女为之惊愕。由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反对皇帝亨利四世的人事任命而发端,教皇最终对无视教皇反对意见的皇帝处以开除出教会的绝罚。
43、1191年6月,英格兰国王在围攻阿克的战役中隆重登场。
44、下图为基督教在伊斯兰诞生当年(公元后610年)的地图:(图中白色为基督教传播的范围,橘色为同样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的国界):
45、正文译自顶尖中世纪史学家ThomasF.Madden(托马斯·梅登)的文章《TheRealHistoryoftheCrusades》(《十字军东征的真正历史》)。之前网络上也有译文,可是翻译的不完整且质量欠佳,笔者在此进行二次翻译与校对,并且补充了部分内容。
46、圣·伯尔纳德热切的布道鼓舞欧洲人参加十字军(上图),反对残害犹太人
47、神圣罗马帝国、罗马教皇国和意大利诺曼王朝的领土(11世纪末)
48、 有几次我感觉到询问我的人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了(至少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他们只是想找个专家来说出他们自己心里想的。比如,他们常常让我对“伊斯兰世界对西方的合理怨气”发表评论。换句话说,他们心里认为:“现在的今天暴恐问题难道不是源于当年十字军对宽容又高雅的穆斯林世界的野蛮袭击吗?”
49、第一次东征(1096年—1099年)分四路涉足,占领耶路撒冷。十字军大张旗鼓抢掠,屠戮7数万人,并制定耶路撒冷拉丁王国。
50、对于这位伟大的皇帝来说,这是一个滑稽的结局。
51、下图这个时期的圣战大旗主要依靠阿拉伯穆斯林扛起,这是阿拉伯穆斯林武力圣战地图(公元632-750年):
52、向西方教会求救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
53、即使是年轻气盛的亨利四世,也在绝罚的重压之下最终屈服了。从德意志秘密进入意大利的亨利四世,一个人来到教皇驻跸的卡诺萨城堡门前。身穿粗布服装、赤裸双脚的亨利四世,伫立在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雪中,只为了乞求教皇原谅自己的罪过。
54、但现在这些土地都离我们而去。最坚硬的石头都为之悲痛……
55、一提起“十字军”,恐怕很多读者的印象是野蛮、落后、腐化的中世纪教会对开明、多元、富裕的中东的入侵。然而在历史上,如果没有十字架的东征,欧洲文明将会不复存在,世界历史也将改写,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证明。今天我们编译校对了一篇谈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意义的优质文章,在国外引起过广泛关注。文中回顾一段段中世纪的战争历史的用意决不是希望再次上演宗教战争,而是因为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并且吸取教训,我们今天才能正确面对极端主义的威胁,坚决走理性、法制反恐道路,从而避免以前历史上的大规模的动乱与杀戮。
56、而当时的欧洲大陆上,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之外,最有钱的就是那些犹太商人了,于是这些平民十字军为了能够得到犹太人的财富,便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屠杀,导致大量无辜的犹太人惨死在十字军的刀剑之下。
57、因此,十二世纪晚期的十字军东征变成了全面的抗战。每一个人,无论多么虚弱或贫穷,都被号召上阵。战士被要求牺牲他们的财富,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要为捍卫东方的基督教而牺牲他们的生命。在本土阵线上,所有的基督徒都被号召藉着祷告、禁食和捐献来支持十字军。然而,穆斯林势力仍然在增强。强大的统一者萨拉丁(Saladin)将近东的穆斯林融合成单一的实体,并且持续鼓动对基督徒的圣战。
58、虽然后来格列高利七世被罗马教会列为圣人,他却在匆忙逃离梵蒂冈宝座之后孤独地客死在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
59、此人是勒布伊的主教阿德马尔,在演讲前的克勒芒公会议中受到过教皇的召见。此外,图卢兹伯爵圣吉尔未能出席克勒芒公会议,但他来信告知教皇自己将参加远征。这位伯爵曾经在西班牙与穆斯林作战,并在公会议前准备时与教皇会晤。
60、为了打通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商路,欧洲人不仅将摩尔人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中间,还占领了西西里等中海岛屿。这不仅导致摩尔人对欧洲人产生了怨恨,还加深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一时之间,摩尔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企图夺回自己的故乡。
61、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发起了反击。德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erickIBarbarossa)、法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IIAugustus)、和英国狮心王理查德一世(RichardILionheart)共同领导了这次东征。无论从哪面看,这都是一个庞大的军队(虽然没有基督徒所希望的那样浩大)。年事已高的弗雷德里克骑在马背上,在渡过一条河流时溺水身亡,因此他的军队在没有到达圣地之前就撤回了家。菲利普和理查德乘船渡过了河,但他们无休无止的争吵加剧了巴勒斯坦分裂的局势。重新夺取阿克里(Acre)之后,法国的这位君王就回家了,回国后忙于瓜分理查德在法国的势力。
62、此外,乌尔班二世在上任之后8个月才得以在诺曼兵士的簇拥下进入罗马。而这时他还只能在罗马城外的台伯河中的小岛上短期居住,不能接近圣彼得大教堂和教皇的宫殿拉特兰宫。因为当时这些天主教会最重要的设施还处在亨利四世和对立教皇克力门三世的控制下。
63、如果因疾病或类似原因无法参加十字军者,要为其他人提供参加十字军所需服装、武器等费用的资金。
64、因此,十二世纪晚期的十字军东征变成了全面的抗战。每一个人,无论多么虚弱或贫穷,都被号召上阵。战士被要求牺牲他们的财富,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要为捍卫东方的基督教而牺牲他们的生命。在本土阵线上,所有的基督徒都被号召藉着祷告、禁食和捐献来支持十字军。然而,穆斯林势力仍然在增强。强大的统一者萨拉丁(Saladin)将近东的穆斯林融合成单一的实体,并且持续鼓动对基督徒的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