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点:①修身养德都属于品德方面的要求,自古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做人境界,儒家经典《大学》在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向儿子提出第一个要求就是品德修养。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明确:“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4、出山之后,刘备予他官、予他财、予他名,但他依旧本色生活。
5、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生活中多做减法,才能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的奴隶,活成最好的自己。(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
6、这一封信不但讲明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且指出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并且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
7、②“志”。中华民族历来有尚志的传统,在《论语》里就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说法。孔子之所以会对中华文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与他“十有五志于学”有极大关系。文章作者诸葛亮在年轻时隐居隆中,常以管仲乐毅作为自己的榜样,时刻想着干一番大事业。
8、 (4)一个能静下心的人和一个浮躁的人,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局又如何?
9、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敌军十万弓箭;
10、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理解主旨,体会《诫子书》倡导的学习和做人之道。
11、(解释)非:不,不是;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没有;以:来;明:明确;志:志向;非:不,不是;宁静:宁静专一;无:没有;以:来;致:达到;远:远大的目标。
12、一位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上至天文下晓地理,他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百战百胜,决战千里之外。
13、 知识与能力: 诵读课文,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翻译课文。
14、在出山之前,他独居隆中,躬耕陇亩,以读书为乐。
15、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根据句式特点,“广才”应该是动宾短语,“广”因此是动词,可译为“增长”,因为它的宾语是“才”(才干)。同理,“成学”也应该是动宾短语,“成学”就是“完成学业”,意译为“学有所成”。
17、 ⑴从“以”字带起,理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三句话的含义。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19、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读一读,说说那一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20、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并不是我们课本里的内容,下面看看它到底是怎样一篇文章。
21、小男孩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22、 (要点:补充诸葛瞻和诸葛尚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3、为了更深入理解诸葛亮的深情,教师还可以补充写作背景:这封信是诸葛亮在54岁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诸葛瞻从小聪明颖慧,是一个早熟之人才。到八岁时,他已通天文,晓地理。然而他却认为像他父亲这样的人才,应该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这种想法让诸葛亮极为担忧。他担心儿子的早慧会使他难以有大出息。就经过昼夜深思熟虑,写就《诫子书》警示儿子。而正是这一年的八月,发动第五次北伐的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临终前将诸葛瞻叫到病榻前,又将《诫子书》念了一遍,要儿子铭记在心。)
24、③多不接世——“专家”总是在关键时候“成功逃离”,所以,这里的“接”字没有“标准解释”,个人觉得它似乎与“接地气”很像,可以解释为“接触、连接”。“世”应该就是“社会”。
25、参考译文:设酒宴客,在于符合礼节、表达情意,使身体舒服、心情顺畅(一说“以恢复人的本性”),礼节尽到了就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26、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27、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28、公认的圣人两个半——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曾国藩算半个)。
29、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品格和态度。
30、当然,这句从反面鲜明地指出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31、南怀瑾极为推崇诸葛亮和他的这篇《诫子书》,他在《论语别裁》中说:“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跳出诸葛亮的手心。”
32、其实这封家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告诉儿子学习要静心专做人得勤勉努力。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却概括了做人以及求学的道理,也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教诲及期望。
33、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3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三赴大化抒情谊,卅载春秋写情怀——大高30年校庆活动纪实
36、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7、总结: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