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2、事实上,在观众的眼睛里,不同的外部光线作用下,画上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类似的效应还有如烛光效应。20世纪前,许多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常常用烛光照明,烛光是一种橙色的光源,后来他们的作品放在博物馆里展览的时候都用白光照明。所以观众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与原作比较,在色彩的感觉上有很大的区别。毕加索的某些展览作品呈现蓝色(图4),被艺术史家称为他创作的“蓝色时期”,最近有文献说,这也许是烛光效应在起作用。
3、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人的视网膜里存在二种视觉细胞:锥细胞和杆细胞。锥细胞有600万个,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中心,有一个小而浅的凹处称为小窝,比针尖还小,眼睛所有细微的观察都要靠它;杆细胞有2亿个,分布在视网膜的四周外围。
5、图3:原来明亮的蓝色渐次显得黯谈,而红色的却格外鲜艳。
6、不同致色元素的特征光谱占据不同区域的吸收带(线)。
7、饱和度也就是颜色的深浅,在红色中加了一些白色就成了饱和度较低的粉红色。亮度是一个容易与物理学里光的强度混淆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时间里发射的光量子的数目,而视觉感受到的颜色亮度与此大相径庭。
8、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如:五颜六色的花布;五颜六色的彩旗。
9、形容对象:珍珠、钻石、葡萄、霓虹灯、鹦鹉、鲜花、工艺品……
10、在南极,我看到了五光十色、绚烂多彩的极光,瞬息万变,妙趣横生。
11、铀元素在分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吸收线,致色不明显。
12、为了让读者感受浦肯雅现象的奇妙,笔者选择了一幅蒙特里安的作品《红、黄、蓝》(图3),想借助画面上非常浓郁而纯净的蓝色和红色来做试验。荷兰画家蒙特里安是艺术史上著名的抽象画大师,“格子画”是他后期的特色,在形式多种多样的格子里分别涂上了黄色、红色和蓝色。请读者先在昏暗的环境下观看此画,然后在日光下观看,此时你可以观察到浦肯野现象。
13、为了能精准地描述人对颜色的感受,生理—心理学提出三要素概念: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色调也就是颜色,赤、橙、红、绿、青、蓝和紫等来自太阳光的叫做光谱色,此外还有紫红、洋红、苯胺紫、棕褐色、橄榄绿等光谱中没有的颜色。
14、分光镜只能对某些有特征光谱的宝石进行鉴定,并不是一劳永逸。
15、万紫千红、五彩斑斓、斑驳陆离、五花八门、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16、1964年,由生理学家E.FMacNichol用实验发现承担颜色感知主要任务的视锥细胞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对波长420纳米蓝色光最灵敏(蓝视锥细胞);第二类对波长534纳米绿色光最灵敏(绿视锥细胞);第三类对波长564纳米红色光最灵敏(红视锥细胞),它们组合起来使人的眼睛可以分辨100万种颜色。
17、视觉语言的问题了,一则是太暗,和“五光十色”的心理暗示差异过大,夕阳的绚丽也没有体现;二来是构图过于局促,加上小房子的细节过于密集,反而形成了局促感。看上去作者是被这一大片房子吓住了。
18、事实上,第二类第三类视觉锥细胞有缺损的病人也不是真正的色盲,他们还是能够与正常人一样区分许多颜色,只是会把几组正常人看起来不同的色彩当做一样的了。第一类视觉锥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远胜于上述二类,因为每个人都有它的基因拷贝,所以很少见到有因缺少短波长的视锥细胞基因而无法区别黄绿及蓝色光的病例。而大脑处理色彩的部分受到伤害了,视觉景象成了真正的“黑白”片。
19、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