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遗传决定论D.社会决定论
2、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3、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5、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陶行知的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
7、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8、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9、1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
10、(江西)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11、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胆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消极方面,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1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3、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5、(2)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
16、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
17、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18、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1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20、好教师很贵,坏教师更贵。好教师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坏教师是儿童发展的终结者。
21、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22、比方这里定山已是一个社会,我们要把这个原有社会的恶习惯,坏事情,统弘革除,把我们心中理想的新社会实现出来。虽然时间不各市地我立刻完全成功,但是我们干一段去了,可以把未完工作交给第二届同学,以至于第三届、第四届、第十届……同学去干。
23、1人像树木那样,要让他们长上去,则应该是,立脚点求平等,出头处谋自由。
24、A.不平衡性 B.普遍性和差异性
25、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
2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7、(教师派APP题目精选—单选题)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立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将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从归类意义上这属于( )。
2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29、解析:“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体现了身体发育不同方面不同步的特点,属于不平衡性的表现。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二是指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30、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3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的世界更可爱,我愿沉浸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弹拨和谐动人的乐章。
3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33、1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每天四问》
34、(教师派APP题目精选—单选题)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 )
35、陶行知的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给我们的启示是( )。
3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37、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
38、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这,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故办教育者之快乐当在手续上而不在其结果之代价。
39、1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40、解析: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41、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4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4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
44、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45、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46、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工作不能“一刀切”
4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48、1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49、 题目出自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 希望大家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来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