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活下来了,德云社的孩子们也挺好,观众也支持我们
2、相声大会后来改名德云社,2006年红遍天下。(郭德纲报菜名台词)。
3、2007年,张鹤伦在正式进入德云社3个月之后,第一次在北京德云社登台,与人合说了一段《八扇屏》。他有意模仿赵振铎、赵世忠的范本,说得比较闷,紧张得一身汗,观众没响。随后第二次表演,他试着加入了一点儿二人转表演元素,现场有响了。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中规中矩的表演,但他曾因二人转痕迹过重遭到过淘汰,二人转与相声之间究竟如何平衡、如何拿捏,实在纠结。
4、早年进入德云社的那批徒弟不乏苦出身。郭德纲的儿徒和亲徒大多如此。这种励志、亲切又令人心疼的底层身世,让德云社有着相似经历的“大角儿”和“小角儿”,获得了观众可以平视的喜爱。
5、 牛肉面大排面便饭一日本人过来,吃点什么?这个,日本人用手一指:牛大便!
6、而郭德纲老板坐镇的《相声有新人》在开播伊始,只有0.4357%的直播关注度,位列当晚同时段节目的第12名。而随着后续相声节目的精彩上演,直播关注度水涨船高,最终成为当晚卫视平台综艺节目的收视第四。
7、 于谦在我心里,就是一完人……这人完了。
8、郭:人家这一边说话一边捻那大金链子,走在前边,哎不叫事儿不叫事儿,会好起来的
9、郭:七十二块六十二块我都纳了闷儿了,这上的哪门子税啊
10、郭:老话说的好,大喜大悲看自己,大起大落看朋友
11、银鱼。这个银鱼是指天津出产的金眼银鱼,现在肯定是没有了,上世纪90年代灭绝了。现在想拿其他鱼充数都没得充。这是一种情况,原料没了。还有一种,原料到底存不存在。在《满汉全席》里提到的一道菜,叫“炸海耳”,后来就改名叫“炸木耳”了。为什么改?
12、在距离北京1500多公里以外的东北城市,电视荧幕里的相声是张立民对相声的全部认知。直到2006年,他从网上看到郭德纲的相声视频。
13、89年随老艺人刘炳文先生学唱评剧。工文丑.老生.花脸.彩旦。曾演出《卷席筒》《唐知县参诰命》《打金枝》《秦香莲》等剧。
14、但是我可以确信的是,无论是否炒股,有缘分的人看我文章一定是有收获的,因为已经有不少人私信我了,生活和事业方面也有提高。这就是比较欣慰的,一条河也很难滋养所有人,都是尽己所能罢了。
15、 次日德云社广德楼招考现场,他跟着几百个带快板和乐器的考生一起进行了考试。考试时张鹤伦先是操东北口音说了段《报菜名》贯口,又根据学过的郭德纲视频,唱了段太平歌词,接着反串了京剧选段,最后唱了一段拿手的二人转。尽管很自信,但当得知自己通过了考试时,他还是异常兴奋。而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公布学员名单时竟没有自己的名字。原来当天评委们考虑到他二人转风格过于严重,最终还是决定把他淘汰了。
16、好多台词都是废话,叨逼叨的,花90分钟看了个“超长版第四季预告片“
17、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樱桃肉、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坛子肉、红焖肉、
18、最后说说那些大v为什么看似在做好事推荐,主要是抬轿子嘛,自己套的太深了,可别忽视散户的力量哦。他们反正也不是认识你们,最后自己解套了就走了。
19、 张鹤伦一共报考了德云社四次,前两次被德云社淘汰都没能让他失去斗志,直到第三次被淘汰后他开始惶恐了,觉得自己希望渺茫。张鹤伦说,“到第四次报考时意识到这是我最后的一次机会了,不成功真的没脸面对家乡亲人。不想回到老家听到人家说,劝你别去你非要去,这回老实了吧!”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为了自己的理想,张鹤伦真是拼了。在总结前三次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他每天不停的练习普通话,一句话都要说上一千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次报考德云社时他终于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