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2、造纸载文是书籍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书籍的印刷与出版上又一次革命。
3、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为“黑旋风”,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直爽率真,主要情节有杀害小衙内、中州劫法场等。
4、读诗歌,像喝中药。要卸下防备甚至偏见,不管不顾,一口气读完。然后再读并读出声来,然后研读每一句,思考段落。最后,研读字词。如此这般,方能理解整首诗的意念,感受作者的中心情感和创作目的。当然,有时即使你读过数遍也可能不得要领,这时可以尝试查找关于作者的一些资讯,或者搜寻对这首诗的经典评论以辅助阅读。不要妄图你能不依靠外界信息读懂所有诗,诗作者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荒诞的想法。
5、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琅琅的朗读,文章的情感、文辞的韵味,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里,我们来看看“背”书和“说”书的具体方法。
6、写议论性散文,可借鉴作者的板块式结构法。全文分成五大板块,既相互独立,又上下衔接,浑然一体。
7、从《西游记》中,有人读出了“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感悟。结合你对这
8、对于北京中考要求阅读的这12本名著,我们大致可以做这样的分类:
9、2)等待成熟,结束影像阅读和复习以后,信息会暂时积存在意识之外。这时就要暂停一下,原因是要等待脑子里面的信息成熟。至少要等10至20分钟,等一个晚上是最理想的。
10、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放慢速度:记载的是很陌生或不太熟悉的问题;内容很复杂;对自己的目的非常重要,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11、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从盲诗人荷马,到双耳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大作家博尔赫斯,全身瘫痪的大科学家霍金,当然,还有又瞎又聋又瘫的永恒的少女海伦·凯勒。在中国,从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受了膑刑的孙子,到瞎子阿炳,以及今天仍然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
12、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事研究的方法;
13、结合阅读的目的,针对性地阅读不同书籍中同一内容,就比如我最近在做读书类的主题阅读,本期的内容是读书方法的总结,我就根据这个目的只看每本书中有关阅读方法的推荐,其他的内容暂时性放弃。
14、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15、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火了!它于润物无声中,让朗读者的故事彼此交融,熨贴你我的心灵,一同聆听那动人的文字,穿越情感的波澜,抵达宁静和悠远。
16、 Thestudycertainlyisnotthelifecomplete.But,sincecontinuallylifepartof-studiesalsoareunabletoconquer,whatbutalsocanmake?(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17、(4)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几本书》)。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并主张“留心世事”(《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
18、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一个人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
19、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20、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
21、1)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大家可以尝试橘子集中法进入状态。
22、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虽然居住山庄,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类,料想也配得过列位长老,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做个家长,穿棱着锦,胜强如那瓦钵缁衣,雪鞋云笠!”
23、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4、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也是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25、高中三年内分阶段阅读9部名著和3部文化经典名著。
26、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27、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2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9、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它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30、 二是约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用青铜器载文,现称之为金文。
31、D.《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以一个厚颜无耻、巧取豪夺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其最传神的就是“云片糕”事件。
32、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33、(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34、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35、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36、成功能够模仿,案例需要借鉴;我们想成功,每天都要收集同行案例,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多实战,多总结.
37、科普作品的阅读: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大概内容,为读整本书做准备。阅读中,遇到专业概念、术语等,要查工具书或相关资料;要利用自己课内外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38、 被选中诚然是不幸,但是,暂时——或者,直到生命终结,那其实也是暂时——未被选中,又有什么可优越的?那个病灶长在他的眼睛里,不是长在我的眼睛里,他失明了,我仍能看见。那场地震发生在他的城市,不是发生在我的城市,他失去了双腿,我仍四肢齐全……我要为此感到骄傲吗?我多么浅薄啊!
39、C.“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中的“儒书”,指儒家经籍,即老子、庄子的著作。
40、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笔冷静客观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请概括其中的“褒贬”之意。(2分)
41、 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4分)
42、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43、(6)网络载体(网络的后台可无限存储文字,并且能快速传递与方便阅读。
44、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46、高中的语文学习不但要积累知识、掌握方法,还要训练思维、感悟哲理。有一位老师曾说过:“高中的语文学习不能抱一切听从老师安排的想法,也不能恨不得上语文课就听笑话,‘高高兴兴听语文’,这样学语文是痴人说梦,实干加巧干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47、人类的后世子孙只要读书,就能提高自身素质与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