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己生活一定要简单朴素,教育子孙要用正确的方法,要教做人的道理。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今天的孩子,还有一个明显的弱项,就是缺乏客观认识社会的能力,或者说,缺乏与这个世界沟通的能力。很多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式。他们不善于反思省察,不乐于理解别人,更无法认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哲学论断的深刻意义。
4、见富贵而生谄(chǎn)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5、壹素界的小伙伴们每天都有十分钟的晨读,以此增长知识、积累文化、陶冶情操、坚定理想~
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朱子治家格言是谁写的)。
7、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8、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9、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0、 (解读):这句是讲给别人做了好事,比如经济上接济了别人,这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就不应该一直去记住它。否则就好象是吝啬、心痛了。相反,受了别人的周济,就应当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11、吃罢饭,朱熹走进书房,铺开宣纸,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女儿朱兑看过慈父这首诗,脸上顿露宽慰的笑容。后来这首诗成为黄氏家训,流芳于世。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4、这一句是讲到如果我们对人刻薄,靠刻薄待人来发家的,按照道理来讲是不可能长久享用我们的家财,也就是说,这种家业是很快就会衰落的。这是讲到天道好还的因果道理,天的道是仁爱,我们如果能够好像天一样仁爱待人,这才有久享家业的道理。如果我们对人刻薄,不能够念他人的恩德,不能够报答人家对我们的帮助,即使是骤发起来,也都很快会衰落下去。如果常常能够念人的恩德,想着要报答他人,厚道待人,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这样仁厚的心,天对他的报答一定会很厚重。
15、另外从素文化的思想层面,其他提倡简单朴素生活、珍惜自己拥有的、节约资源等等内容就更不胜枚举了。其实中国文化的基调就是素文化,不信你读——
16、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17、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8、 (解读):小商小贩,肩挑贸易,冒严寒酷暑,十分辛苦,资本很小,获利甚微,仅足糊口,你再占他便宜,于心何忍?因此要公平待人,不占小便宜。看见穷苦的乡亲邻里,你应该多加关心照顾,尽力救济体恤,对弱势人群应该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有助人为乐、关爱奉献之行。
19、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邪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20、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21、《朱子治家格言》开篇即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看似琐屑,可是当我们回到最真切的生活场景,又必须承认,这种“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生活自觉早已淡漠许久,不要说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哪怕是自己叠好被子这样的小事,在今天,还有几个孩子能够做到?
22、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23、1家庭重亲情,互爱互信;邻里讲乡谊,互帮互敬。
24、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25、餐具质朴但擦洗干净,即使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饮食节约但能精心制作,即使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26、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27、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玉;饮食约而精,菜蔬胜珍馐。
28、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29、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0、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31、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千万不能因互相争吵而引起诉讼,因为这样做,最终对家庭没有好处;待人接物,话不能过多,以免说话多了,必然会顾此失彼,或疏于考虑,有失分寸,得罪人又给自己惹上麻烦。
32、《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安则道隆,所有远大的理想,美好的前途都是建立在“修身”这件事的完善之上。我们讲再多的大道理,人生哲学也好,心灵鸡汤也好,倘若不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规律,有原则,不能净化自心、在熙熙攘攘的浮世中保有正知正念,那过不好这一生是必然的。
33、(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34、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35、(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3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7、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38、对人的培育,从来都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掌握很多套密码,才能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成长侧面,因时利导,因势利导。而一脉优良的“家风”,则可以被视为是一道“底层密码”,它具有强大的基础属性,在成长的漫漫里程中,她春风化雨般浸润着人的灵魂,是一切成功教育的起始点和原动力。
39、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40、宜未雨而绸(chóu)缪(móu),毋临渴而掘井。
41、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42、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
43、家风,是精神纽带,是价值传承,更是命运预言。
44、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45、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6、与之相类似,《格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在整个国家彻底告别物质匮乏的今天,“节俭”这个词汇似乎早已经从孩子们的字典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物质享受无以复加的追逐与攀比,而大多数家长也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驱动下,纵容着孩子无限物化的倾向。
4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8、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存谨慎的心,调伏浮躁的心,浮躁才会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