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2、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4、译文: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6、(2)”樊迟(3)御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7、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8、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意思是: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2、对着这幅墨萱图时,杯中常有残余的酒,背着它时还能怎么说呢?作为子女的孝顺心存在,并不在于你富贵与贫贱。昨天夜里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叹人的年岁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没能回家,这种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锤砸一样难受啊。十句关于孝敬父母的句子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4、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15、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18、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19、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0、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2、译: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3、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4、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
2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2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29、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30、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