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字紫砂壶图片
1、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
2、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故此壶风格绮丽,所谓雾余水畔,红杏在林。典美精工,余味无穷。拥此壶而品茗,必逢喜悦之事。捧壶把玩,有如重回当年曼公呼朋唤友鼓乐欢天之场景,喜不自禁由壶传。
3、此紫砂壶意境深远,融通古今,寓意壶主人热情好客,以致高朋满座,尤以壶身铭文最具文化气息,耐人寻味。其造型风格可谓缜密,意象欲生,造化已奇。皆因其匠心高妙,所以真现密隐,所谓天衣无缝,一片化机。
4、微型紫砂壶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紫砂壶,—般小如一颗板栗,虽无实用功能,只宜陈设赏玩,但其做工精巧悉如中高档紫砂壶,有的还出自制壶名家之手,堪称紫砂壶中一绝。传世的微型紫砂壶甚少,因为这种微型壶大多是制壶名家偶然为之的缘故,故极为珍贵。传世的较为著名的微型掇球壶,有一个壶盖子口外侧有“大亨”楷书刻款的作品,为白砂制,通局5厘米。另外还有一个底有“逸公”行书划款的微型紫砂梨形壶,通高6厘米。
5、很多壶友对紫砂壶的器型总是分不清楚,而经典壶型与现代创新壶型又有些似是而非,让人眼花缭乱。今天我们就一一对照图来认识下各种经典常见壶型。包括圆壶、提梁壶、方壶、筋纹器、花塑器等。
6、这个生肖壶系列,分别由张瑞端老师负责制壶,张春蕾老师负责题画刻字。一年一生肖,一肖一壶型。从2008年到2019年,一共12把。
7、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原料和工艺,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这使得“保温”和“透气”两种相斥的特性,在它身上同时并存。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它是会“呼吸”的。用它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长物志》说它“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西施紫砂壶价格品名:龙蛋,报价:2520人民币品名:线圆,报价:3150人民币品名:大圆竹,报价:4050人民币。
8、德钟,壶型为钟,德,是修辞,最俱代表的作品便邵大亨的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壶盖内有“大亨”楷书瓜子形印。
9、其次,紫砂壶的刻绘也有很多种,比如手工、电脑等,一般手工细心刻出来的更被大家喜欢。
10、风卷葵因为其造型简洁明快,曲线顺畅自然,规范的图案以及生动活泼的形态成为花货的传统经典器型之展示了花货自然、生动细腻、生机勃勃的风貌英姿,象征了生命的顽强以及长盛不衰。
11、石瓢、仿古、合欢、井栏、虚扁、西施、掇球、掇支、僧帽、容天、鱼化龙、碗灯、传炉、美人肩、供春、竹段、茄段、梨型、文旦、龙旦、牛盖莲子、潘壶、藏六角。只想到这些了,以供参考
12、1993年在紫砂二厂培训中心学习制壶技艺,得众多名师指点,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屡获奖项,其中巜竹韵壶》获第十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巜梦砂壶》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竹、石提梁》获2012年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二等奖,作品《玉缘壶》丶《三足春意》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13、首先,刻绘是很常见的东西,根据器型做适合的刻绘内容,对紫砂壶本身的质感也有所提升。不过对于紫砂壶做工的好坏,还是要从泥料、做工细节等多方面考虑,只看刻绘的精细就确定好坏不合适。
14、电脑刻绘:电脑编辑图文,然后用电脑控制雕刻机刻绘。
15、清朝制壶名家邵大亨,所做的龙头一捆竹,是根据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而设计出来的,它讲的是龙王到东海来巡视,路过一个地方,见到当地的人民非常贫困,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儿子送一样既能吃又能用的东西给当地人民,以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龙王的儿子遵照其父亲旨意将生长在大海中的一种叫“竹”的植物捆上一捆,绑在自己的龙头上送到当地群众的手里。龙头一捆竹壶正是诠释了龙与竹的关系。
16、汲直壶壶身呈直筒式,折肩、短颈、流嘴挺拔,随性扣把,宛若耳状,口盖密合,壶底工整,工艺讲究,整体造型于折肩以上较有变化,粗与细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甚是明显,汲直壶表现出气韵深沉、浑朴古拙、浑厚大气的气质,同时还多了一份富丽飘逸的美感。又似乎汲直传达的是一种刚劲正直、敢于向他人谏言的正义精神!
17、用刀方法,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字。
18、摸壶:大家在选购紫砂壶的时候,除了上面的方法看泥料之外,也可以摸,这里说的摸壶就是指轻轻抚摸紫砂壶的壶身,一般好的紫砂壶,壶身都是很粗润的,仔细的摸,甚至可以摸到砂质的感觉。
19、▲手工刻字(笔画有深浅)
20、葵仿古壶是紫砂壶的传统作品,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为图案,加上嘴、把、盖也用筋纹起线,使整个壶的造型协调统一。筋纹凹凸有致,气势挺拔贯通。作者张普泉,制作此壶显现了他的精湛技艺。
二、吴优良刻字紫砂壶图片
1、账户:13811300241
2、单刀侧入法,无需草稿,直接用刀在陶坯上进行刻画,可以自由发挥作者的技术和想象,轻重虚实、粗细大小都要有作者一手把握,难度较大,但也更具自由深远的意味。
3、其中空刻最难,因为刀笔下去无法修改,容错极低,最考验刻者功力。
4、直腹圈足,阔口出唇,短弯流,环状柄。平盖,宽带拱形钮犹如牛鼻,牛盖莲子故此得名。制作此款作品老师都会精心选用精品泥料,牛盖切合紧密,整体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牛盖莲子壶”为裴石民先生六十年代于宜兴紫砂厂所创制,遂成紫砂壶中的经典之作,发展至今仍是一款不可超越的经典。
5、今年把定制时间提前一点,希望大家可以在12月20号之前收到壶,这样大家就可以用来作为,圣诞、元旦或过年礼品啦!
6、看密:看密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测紫砂壶的壶盖和壶身的紧密程度。一般好的紫砂壶的紧密程度是非常契合的。简单方法可以用食指紧压着紫砂壶盖上的出气孔,然后将紫砂壶倾倒,看看水到了壶盖的地方会不会流下,若滴水不流即是好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紫砂壶的壶嘴用手指封住,然后将紫砂壶倒转。如果壶盖没有掉下来,则证明该壶的紧密程度非常高。
7、生刻基本为手工刻,从刀法上来讲,可分为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
8、顾景舟紫砂壶,80年代在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一百万元,广受海内外收藏家争相购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顾景舟紫砂壶价格,2003年,紫砂大师顾景舟和著名书画家江寒汀、吴湖帆合作的作品“石瓢壶”在台湾拍出1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
9、号山人,自制堂号"友泉居",作品充满原创精神,深受海内外藏家喜爱。
10、几十块和几十万的紫砂壶有什么区别?
11、双刀正入法指的是在陶坯表面先用毛笔画上所需要的字画,然后从线条的两面下刀进行刻画,要求严谨、工整,营造出篆刻的金石效果。
12、纯正原矿的紫砂泥料,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好的泥料容易包浆。紫砂壶讲究的是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保味功能好;使紫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
13、听声:每个人紫砂壶看紫砂壶的方法不同,有的朋友喜欢听紫砂壶摩擦的声音,就是用壶盖轻轻的摩擦或敲打壶身。如果声音沉闷,那么这把壶的烧制工艺肯定不好,真正好的紫砂壶,在敲打和摩擦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带有金属性质的“呛呛”声。
14、电脑刻画是平的,手刻绘的有深浅。
15、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至于说井栏对环境的美化作用,一是井栏材质之美,如唐、宋、元宫中和贵族就有以金银玛瑙宝石镶嵌井栏的;一是井栏刻字之美,既井栏上镌刻的井名等文字,后者的艺术价值更大些。
16、“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
17、上图作品:好友子石手刻
18、此壶刻字虽然像谭老字体但还欠缺不少火候,再说谭老刻字一般都生刻,这字是熟刻,因此是仿谭老。
19、而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紫砂市场的繁荣,也发展出了电脑机刻这一技术。
20、像今年茶艺乐园推出的生肖虎壶“虎谐音福”四字就属于生刻。
三、紫砂壶刻字是什么字体
1、笑樱,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理论学者解释说:“和”通“合”,都是一种含蓄的“吉祥”文化心理法则。“和”代表顺和、祥和、和气、和谐,表现一种舒展开阔的生活情感;而“合”代表融合、综合、合适、合作,表现一种中庸淡定的处世态度。
2、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但是,如果紫砂壶与诗画、书法、文学、篆刻有机结合,就能升华紫砂壶本身的文化价值,让它不再是简单的泡茶工具。
3、六方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紫砂器型,其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的漂亮,六方亦是经典方器款型,每款六方造型都达到了方器“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规则要求。从早期的六方大彬壶到历史悠久的僧帽壶,再到经典器型的雪华壶,无不一展示了方器“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的器型特点。
4、《唐羽壶》为光素器型,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它的造型与之非常贴近。须知唐人饮茶并非今日沏茶,而是用类似如今沱茶样的茶团和茶饼研碎放入壶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比较细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他的创意也可以诠释为唐代陆羽之壶。
5、区分手工刻字与电脑刻字
6、“亚明四方壶”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全器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桥钮、方形壶把、方形壶身,整款壶棱面挺括,线条刚硬,犹如将军风范。壶钮为标准的拱桥,钮孔为半月状,做工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壶盖略微鼓起,由壶盖至壶身,四条棱线清晰分明,干脆利索,寓意善恶分明,将方器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7、当然这也只是让我对这位紫砂作者有些许的反感,可能他太忙了,又或者太节约了,所以用个橡皮章能理解,真正有问题的还是第二点
8、曼生提梁又称“石铫提梁”,是曼生十八式中重要器型之最初的曼生壶壶身铭文:“左供水右供酒学仙学佛付两手。壬申之秋阿曼陀提梁壶”,此句铭文也是曼生写实心致,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壶身与提梁比例各半,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型状,中间由肩上圆弧和隆起的半圆盖,高高的桥塑钮加以变化、缓冲,配上长直嘴,显得通壶精气有神,线条交待清晰明确,提梁内圆外方与壶身衔接自然有度,再配以诗词更添雅趣。
9、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级别,一把纯手工上好泥料的紫砂壶,大概市场价四千以上。物价飞涨了,但还是去年的价格:
10、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11、烧制好的紫砂壶能刻字的。紫砂壶的刻字是紫砂壶行业的一个专门的工种,也就是刻绘专业,很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都是刻绘专业的大师,刻字有生刻和熟刻两种,大都采用的生刻,也就是在紫砂壶生坯刻字再烧制,烧制好的紫砂壶能刻字的,也就是熟刻。
12、雪华壶是顾景舟于20世纪70年代创新之作,壶名取瑞雪兆丰年之意。造型一直线作为主,从壶底,壶身直到摘手,用了大小比例合度的六方形块面分层组合,来突出六方形的横直线条的魅力。壶体上密下疏,以疏托密,盖面及口颈部分主要以挺拔而棱角分明的线条构成,以线的粗细,面的宽窄反映雪华壶线条艺术,此壶制作规整,壶把端执舒适,壶嘴出水流畅,使用欣赏俱佳。
13、熟刻又分手刻和机刻。因为壶已经烧结,胎较硬,手刻的时候比较费力,且容易崩砂,所以手刻的不多,一般都机刻(即电脑刻绘)。
14、喷砂刻是首先用电脑在特殊的塑料纸上刻出所需文字,然后粘在所需刻字的壶上,揭去文字部分,然后用喷砂机喷砂。沙粒在文字的部分,可以上打出坑来,而喷到塑料纸的部分会划走。
15、我说的半手以下是说,最好的情况是半手模具壶,最坏的情况甚至可能是机车。
16、从仅有的一张内壁照来看,主要拍摄的还是出水孔,通过放大我们可以看到,出水孔的余泥残留还是比较明显,整个壶身泥门紧实,虽然是汉瓦这样的直身桶,不需要过多的拍打,泥条也不会大幅度的收缩变形,但是内紧外松的形态还是不符合全手的特征。
17、手工刻字与电脑刻字有什么区别?
18、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再看耐人寻味!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三看惊为天物!大彬提梁如佛趺坐,清风朗朗。《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虚实结合犹如画中留白,园林借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种古典美学的神奇光彩,闪耀在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
19、交壶时间:2016年12月20日0:00前
20、江南多水,长河上的斜拉桥、曲拱桥,村前屋后的木桥、石桥、竹桥,这些连接此岸与彼岸的形态各异的纽带,随处可见,这些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壶上,别有一番韵味,作品的最初创作者是顾景舟,壶身呈扁圆形,折肩圈足,曲流环状柄,压盖式,桥型钮。此壶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上新桥壶或由此而得名。
四、刻字的紫砂壶好吗
1、合菱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壶盖同样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纹沟壑深深,老师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整个壶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其中两瓣分别胥出壶流和壶柄。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头尖尖且修长,很是锋利,飞把同样气势挺峭,钢骨尽现。
2、提璧造型端庄周正,结构严谨合理,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气韵素洁,深沉朴素,做到了内容、形式、功能的完美统是当代紫砂陶中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五美”合一的精品。提璧成为当代紫砂史上的经典代表作,是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国之瑰宝”。
3、电脑编辑好图文,然后控制雕刻机来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