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9、(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孔子名句经典语录)。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13、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6、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1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8、(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0、(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21、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5、(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2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翻译: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27、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0、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1、(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3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33、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4、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6、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8、(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3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0、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1、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42、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45、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46、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47、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 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48、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49、10)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53、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5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56、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其唱得好,必定让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伴随和唱。孔子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所提倡的“与人同乐”的思想,对现在的很多人都有着很深的启迪作用。
5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60、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6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2、(《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63、"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6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