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3、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4、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5、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8、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9、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有名的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语
10、无缘何生斯世,无情尽累此生!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多情自古空余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认真!
11、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2、23)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13、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4、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15、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16、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过多;人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17、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
18、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20、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1、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当你回归内心的安宁,不再计较得失,不再挑剔他人,便安住在圆满中,当下即是归处。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给的,内心满足即圆满;若内心不知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谓圆满不是没苦乐,而是苦乐随喜,悲喜随缘。
22、陈永涛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2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5、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26、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7、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句子大全http://Www.1juzI.coM/,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9、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30、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3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32、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33、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4、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3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6、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37、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3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39、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0、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1、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2、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43、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4、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5、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46、7)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7、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48、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9、10)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50、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51、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52、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5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54、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55、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5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5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8、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59、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6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1、「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6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63、佛经经典名句,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4、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65、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66、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67、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68、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69、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