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选自《鲁迅杂文精选》
2、譬如现在的青年,对于社会上不良的现象,都用这种研究眼光去考察,不作一时的感情冲动,我们只当细筹改造的方法,不当抱盲目的悲观,或过激的愿望。那时,青年因社会而生的烦闷,一定可以减去不少。因这客观研究事实是不含痛苦的,是排遣烦闷的,而同时于事实上有极大的利益。
3、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5、总之,唯美主义,或艺术的人生观,可算得青年烦闷解救法之一种。
6、赛跑,至少总得有两个人,如果不许有第二人人场,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蹩脚。
7、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8、5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面对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和静静流淌的于都河水,凭栏远眺,伫立良久……
9、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0、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1、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12、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13、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其强谓之平和者,不过战事方已或未始之时,外状若宁,暗流仍伏,时劫一会,动作始矣。本篇文章是我收集的关于鲁迅名人座右铭说说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4、不是上帝,哪里能够超然世外,真下公平的批评。人自以为"公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醉意了。世间都以"d同伐异"为非,可是谁也不做"d异伐同"的事。
15、1848年3月15日,他向数以万计的示威市民朗诵他前一天晚上写的新作《民族之歌》,起义者呼声雷动,迅速占领了布达佩斯。奥地利皇帝和俄国沙皇联合镇压匈牙利起义。
16、传说,唐代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17、李可染画牛,始于上世纪40年代初。当时他蛰居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农家,睡房挨着牛棚,他和一只水牛天天见面,看它吃草、挤奶,终日劳作。到了晚上,牛的喘息声、反刍声、搔痒声常常使人夜不能寐。于是他挑灯起床,对牛作画。
18、斗争呢,我倒以为是对的。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正人君子者流深怕这一着,于是大骂"偏激"之可恶,以为人人应该相爱,现在被一班坏东西教坏了。
19、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20、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
21、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者无不泪目。
22、近几年来,在这里也玩着带了锁链的跳舞,连自己也觉得无聊,今年虽已大有"保护正当舆论"之意,但我倒想不写批评了,或者休息,或者写别的东西。
2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可染听说好友田汉正在武汉协助郭沫若筹办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团结全国广大文艺界的志士仁人一致抗日,他给田汉去信,询问可否投笔从戎。田汉很快给他回了信。他被安排在三厅绘画木刻科。怀着满腔激情,他创作出了控诉日寇罪行的《无辜者的血》《是谁杀了你的孩子》等大幅宣传画,又和好友力扬一起,每天提着墨汁桶到武汉街头画抗日漫画,刷写标语。
24、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25、英雄,是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灯塔,英雄传递下来的火炬,必将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26、1925年回国后,宗白华在中央大学任教,与北京大学的邓以蛰先生并称“南宗北邓”,再加上1933年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的朱光潜,三人成为当时享誉海内的三大美学家。
27、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