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现在知道,上映后的这部电影做到了他的一切期待,但荧幕之外,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卡梅隆对还原历史是极尽苛刻,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泰坦尼克号剪掉的一段)。
2、在实际的泰坦尼克号海难中,当时从右舷甲板进入13号标准救生艇的华人乘客有1名,进入C号折叠式救生艇的华人乘客有4名,而这2只救生艇并没有倾覆以致有人落水。随泰坦尼克号下沉而落水的华人乘客有3名,其中2人溺亡,另1人最终奋力游上漂在海面的一块木板,趴在上面,一直等到14号标准救生艇返回救人。在这段最终废弃不用的胶片中,卡梅隆将进入C号折叠式救生艇的华人乘客的故事嫁接到落水的那个华人乘客身上,因而就与前一个故事发生矛盾。这或许是他最终决定不使用这段胶片的原因。此外,由于这个“中国佬”最终获救的方式与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露丝雷同(露丝也是因趴在木板上才得以保存体温,并最终被返回的14号标准救生艇救起),为避免镜头重复或与主人公“抢戏”,并使电影叙事主线的情节更显紧凑,卡梅隆就只好为想象而弃历史,将这段持续近40秒钟的胶片忍痛割爱了,同时将这个落水的“中国佬”的最终生还的方式嫁接到了露丝这个虚构的女主人公身上。这段被剪掉的胶片后来也没有用在2012年3D增补版《泰坦尼克》中。作为好莱坞3D数码影像制作专家,在银幕上客串那个“中国佬”角色的林凡也参与了3D版制作,他肯定对这段胶片再次被置之不用感到遗憾。
3、由于设计原因,三等舱乘客想要登上救生船逃生,必须要进入头等舱区域。而当时,部分逃生出口的铁闸门没有及时被打开,三等舱的乘客只能自救。
4、老态龙钟的罗丝讲完这段哀恸天地的爱情之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珠宝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
5、尽管因为这些幕后的“段子”,凯特老开玩笑说小李并不是啥影迷心中的“完美男神”,但她也承认,无论是对小李子还是Jack,在拍摄中,她都倾注了全部的爱。
6、美国的《纽约时报》则不接受英国人的这套说辞,直接揭露了灾难发生时英国国会议员抢着上救生艇,被船员们开枪警告才被迫从救生艇上下来。
7、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终于回到了白星公司的码头。
8、凯特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小李子的演技天赋是上天赐予的:“他是个如此优秀的演员,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恩,他不知道…因为,他曾经差一点就拒绝了Jack这个角色。
9、这些年我们仍对Jack和Rose这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感慨不已,仍在细细咀嚼有关1912年那艘沉船上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
10、因为《成长的烦恼》,也早已有很多小姑娘疯狂的追求着他,但在1993年的一次采访中小李子就说过:“我有一群狂热的粉丝,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在乎成为啥大明星,任何人包装一下都可以成为偶像,我只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演员。”
11、仔细看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当年在泰坦尼克号上遇难的人。
12、发文至邮箱2004wsbl@1com;dyy1013@1com
13、当年制造这架飞艇可不容易,齐柏林伯爵在家乡康斯坦茨的湖上搞了个漂浮的机棚,然后制造了飞艇,铝制外壳,龙骨结实,外面包裹着装有16个氢气囊的棉布,配备两台16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飞艇时速达到每小时14英里。
14、第二天早上,凯特又补充写道:“我昨晚没有睡觉,现在我觉得我好像不是我自己了,很可能永远不会是了,现在是Rose在说话…”
15、但没办法,卡梅隆认定了小李子就是他心中扮演Jack的最佳人选,他力邀小李子来试镜:“他来的时候刚开始还不愿意和凯特对戏,后来正式开始表演也有点漫不经心,我几乎以为要放弃这个演员了,但一瞬间,他进入状态了,那种感觉就像一瞬光突然普照大地,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16、这并不是穿帮,而是中间剪掉了一场管家和杰克打斗的戏,他头上的伤是被杰克锤出来的。
17、但事实上,这部电影从诞生、制作直到上映,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8、我们简单的回想一下这部剧的主要内容,主要讲述的就是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
19、那个时候,喜欢的人打心眼儿里拜服,比如露丝;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比如未婚夫卡尔。
20、2012年,琼斯和其团队启动名为《六人》(TheSix)的纪录片拍摄。2017年,该片获得法国阳光纪录片电影节最佳亚洲项目奖。《六人》正是试图还原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幸存下来的六名中国人的故事。
21、一战后,德国战败,协约国对德国实行军备限制,军用飞艇也被战胜国接管。而在此前的1917年,齐柏林也因病离世。
22、如果按照国籍计算,美国乘客的获救比率为58%,英国乘客为32%,而在8名中国乘客中,有6人幸存了下来,生还比率高达75%。
23、这6个中国人里,有5个是乘坐一艘已经破了的小船逃命的。当时因为这条船已经破了,人们都认为没法救命,只有这5个人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努力试一试。
24、那时的德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成功崛起,军事上也急于寻求突破,对科技有着极度的渴望。《法兰克福时代报》记者富果·艾肯纳就利用了这一点,对齐柏林进行了包装宣传,重点刻画他作为旧日军人和英雄的爱国者形象,契合德国舆论需要。这样一来,齐柏林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航天事业开拓者,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情怀,人们为之慷慨解囊,让一度面临山穷水尽的齐柏林得以继续研发自己的飞艇。
25、 不过这部电影却让张艺谋与泰坦尼克号扯上关系,因为片中的土屋墙上贴着两张醒目的《泰坦尼克号》海报,张艺谋 本来只想单纯的交代时间点以及表达农村生活跟着都市流行。不过在大陆随片登台时观众却问:“这部电影深受《泰坦尼克号 》影响,你觉得这部电影比泰坦尼克号差在哪里?”让张艺谋忍不住回答:“是你受到《泰坦尼克号》影响深吧!我可觉得《 泰坦尼克号》比《我》差!”
26、在获救登陆美国后,伊斯梅在纽约接受问询时称,当救生船驶离泰坦尼克号后,他发现有6名中国人藏在座位下面。当时,据当时的资料显示,救生船由一名武装着的官员在守护,没有获得授权的人根本没机会溜上去。
27、救生船的船长罗威表示:“如果有机会,像他这样的人我愿意再救上六次。”
28、齐柏林飞艇的最高光时刻当属一战,虽然战争的残酷和德国的穷兵黩武,使得齐柏林飞艇的参战也备受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一战中的表现,让齐柏林飞艇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比如1915年春天,齐柏林公司推出“LZ-38号”飞艇,气囊容积比原先增加约7000立方米,飞行高度达到3000米,可携带2-3吨炸弹。
29、时间已经过去了105年,我们的这6位同胞都早已过世。然而,我们依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为他们讨回公道。
30、当时这艘船上一共有2224人,最终只剩下700名幸存者。时隔百年,这些照片被公之于众,百年前尘封的记忆,也被世人所知。
31、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有时候他甚至宁愿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32、本期话题:说说你看完《泰坦尼克号》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