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醍醐灌顶的近义词一语中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出自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2、①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3、却一直向着外界的方向,追求外面物质世界的东西,来填补内在永不满足的空虚。(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
4、 生产工艺为:牛奶→「酪」→「生酥」→「熟酥」→「醍醐」。醍醐是乳制品中最最精华的部分。
5、释义: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6、好简要的`一句话,却如醍醐灌顶一般,我的灵识开始清凉起来,心中一开:对呀!
7、如同水,水可以证明宇宙和生命的本性。每当水分子表象灭亡的时候,其实它自然地、自动地蒸发(回归)到天上,
8、同样是借醍醐难得、精粹的特点,古人又用醍醐来代指高洁之士。《新唐书》中有称赞穆宁四子穆赞、穆质、穆员、穆赏之言说道:“兄弟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赞少俗,然有格,为酪;质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
9、清朝的金农《送性原上座还青浦》诗中也指此意:“梦醒槐根日未晡,愿闻妙法阐醍醐。”
10、将「生酥」在锅里加热,黄油中剩余的水分就会被蒸发,持续加热一段时间,黄油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沉淀,并渐渐变成棕色。这时候,把这些沉淀滤去,剩下的就是较为澄清透明的深黄色油状物质——古代称之为「熟酥」。
11、醍醐是从乳制品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解释了醍醐的来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12、因为醍醐的特性,在佛教中它就被用来比喻佛性,如《大般涅槃经·圣行品》所言:“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
13、
14、(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扶摇直上九万里”可知,该空应体现“高”的含义。A项和B项“登高望远”指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符合文意。C项和D项“谋篇布局”指对做一件事进行规划安排所想出的计谋,不能体现“高”的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寻梦的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知,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是要踏实认真地走好每一步。A项“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符合文意。B项“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文段并无“隐藏才能”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因此,选择A选项。
15、(押韵词)半梦半醒、天光云影、扪参历井、爬山越岭、高人一等、孤身只影、杳无踪影、缩头缩颈、大煞风景、俛首系颈、翻山越岭、一碧万顷、如梦初醒、吾日三省、伸头缩颈、昏迷不醒、平平整整、崇山峻岭、齐齐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领、沤浮泡影、温凊定省、清浄白省、汲汲顾影、晨参暮省、晏开之警、一日三省、重山复岭成语造句你和参与了国外援助服务的人交谈时给予和接受的目的顿似醍醐灌顶。
16、译文:怎么知道有醍醐灌顶,能让清凉头不热。
17、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18、有时,“醍醐灌顶”也会用来比喻饮食的不一般,比如元朝的王祯《农书》中有:“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苏,得此而食,世俗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正谓此也。”再比如《水浒传》里,宋江遇九天玄女时,受到美酒招待,“宋江觉道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19、顽固不化:表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形容人十分固执。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不化。”
20、佛怕众生不肯放下,又点化众生:“诸法空相,实不可得”;
21、● 黄庭禅坐张德芬(附旁白,心得,特色)谢谢分享
22、「醍醐」的颜色是黄白色的,用来做饼很好吃。形态是油状半固体。
23、他的生动发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顿时我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