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安徒生奖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2016年曹文轩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
2、不知为什么,虽然作品描绘的都是现实,人物也呼之欲出。
3、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4、“桥梁书”这一概念是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兴起的,其实欧美国家并没有。低幼年龄的孩子经过长期绘本阅读后,孩子虽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但语文能力却没有得到显著提升。部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停留在图画书上,对纯文字的书兴趣不大。
5、小说人物鲜活灵动,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真情真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尽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写尽美好,将美好写到极致;写尽大爱,将大爱写到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美好、对大爱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和心灵,牵引人们完成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6、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7、日本树立社总经理向安全先生担任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他直面日本出版界所面临的困境、网络的普及和出版物数字化的发展给传统纸质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出融合发展、谋求国际合作是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日本树立社借由曹文轩先生等中国作家作品的国际出版合作,正积极地尝试、探索全新的发展之路。
8、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9、曹文轩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
10、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11、这也有叙述者,但不总是横亘在故事和读者之间,而是努力把读者带到现场,向读者描绘而非讲解,读者也不只是“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感受。
12、"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这段话是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时的颁奖词,而曹文轩也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作为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的作品也常年入选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至今仍在不断滋养着亿万中小学生。今天,小编就与大家重温这些课文名篇。
13、六年中,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14、《绿色的栅栏》 短篇小说集 1992年04月
15、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16、《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但是读的作品越多,越觉得这已经不是淡淡的忧伤了,甚至非常的悲惨,让人心里非常难受。《根鸟》中有一个章节是《鬼谷》,故事讲述了根鸟被骗到一个峡谷里采矿,不仅失去了自由,还要带着脚镣。后来逃跑一次未遂之后,被要求吃一种会导致人失忆的红珍珠。很多人吃了之后就忘记了之前的一切,一辈子安心在这里干活了。好在独眼老人救了根鸟,根鸟最终逃出峡谷。但是整个过程,就透露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人生宿命,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
18、《大王书》系列为曹文轩历时八年精心构思而成,它是曹文轩迄今为止花费心血最多、最为重要的作品,幻想与文学融为一体,既具有作者一贯的美学风格,又内容新奇独特,极富探索之风,目前,第一部《黄琉璃》第二部《红纱灯》已经出版。其余两部分别为《紫河车》和《白纸坊》。
19、是的,这儿没有王子与公主,没有魔法与巫术,没有飞毯与魔棒,有的只是普通的你和我,有的只是普通的红葫芦和红布条,有的只是普通的善和爱。
20、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的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的苦痛的成长历程。通过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
21、活动中,天天出版社总编辑张昀韬女士介绍了曹文轩作品在中国以及在世界出版的情况,着重谈到曹文轩与国际插画家合作的“中国种子世界花”项目。
22、 城市在酣睡中。秋风好像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无人的大街上游荡着。夜真是寂寞。发蓝的灯光毫无生气,疲惫地照着光溜溜的大街。秋风摇着梧桐树,于是大街上就有斑驳的影子在晃动,像是一个灰色的梦。偶尔有几片枯叶离开了偎依了好几个月的枝头,很惶惑地在灯光下晃动着。其情形,像一片薄玻璃片扔进水中,在水中忽左忽右地飘忽着下沉,不时地闪出一道道微弱的亮光。
23、虽然,淡淡的忧伤总弥漫在其中,但也许悲剧有时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才是爱,又如何去爱吧。
24、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25、阅美君按:这次曹文轩作品共读,书友们阅读体验之丰富多元可谓是前所未有。线下讨论,书友们不吐不快,意犹未尽。挺曹者,赞其文字之美;倒曹者,弹其儿童观缺失,主题单人物形象雷同;中立者,谓其作品良莠不齐。今天分享书友倪枫的文章,她认为曹文轩的作品辞藻华丽,情节悲惨,但非常致命的一点是儿童观的缺失,看她何出此言吧。
26、如何吸引孩子愿意自己阅读,甚至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循序进阶到阅读情节较多的小说,这些都是“桥梁书”设计的初衷。
27、第二天,父子俩登上芦苇滩,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在这一带芦荡放鸭,直到春天。
28、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读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29、《火印》是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火印》以一匹叫雪儿的马和它的主人坡娃为主人公,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方草原为背景,谱写了一支精彩曲折、悲天悯人的人性赞歌。
30、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31、曹文轩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悲剧精神,因而使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
32、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33、日本军官河野看中了雪儿,想要训练它成为自己的坐骑。但雪儿不肯接受河野的驾驭,它心中*的主人是野狐峪的坡娃。由于雪儿的不屈和对抗,它沦为拉大炮的战马,不得不忍受母子分离,遭受种种凌辱。同时遭遇不幸的,还有处在日军炮火攻击下的野狐峪村民。
34、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35、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36、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这个答案,对,就是这两天在朋友圈刷屏到眼花缭乱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当这样一个号称“小诺贝尔奖”的重大奖项60年来第一次颁授给中国作家时,我们是一种怎样的欣喜与愉悦。
37、《一只叫凤的鸽子》是曹文轩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只鸽子和两个孩子的悲喜经历、大爱人生。绘本作品《失踪的婷婷》,讲述一个杯子的亲情故事。“水边的文字屋”收录儿童文学“隐藏的天王”常新港短篇力作《请收藏我的声音》,聆听孩子们的内心呼喊。“灵性写作”里曹文轩教你写作文、帮你改作文。“成长心声”则是与曹文轩老师近距离深入交流,为心灵成长点亮一盏温暖的灯火。
38、0-6岁是以图画书阅读为主的亲子阅读阶段;
39、在本次共读书目确认之前,曹文轩的作品在书架上封存已久,一直都无力拿起,借这次共读之机让我重新翻阅。带着任务去读,阅读效率比日常阅读略高一筹,把学习压力变成了学习的动力。这次共读,我阅读了曹文轩老师的《草房子》《甜橙树》《萤王》三部作品,就此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40、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41、中国新闻出版署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先生对此次活动做总结发言。他谈到,听到中由美子女士、土居安子女士等默默地对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持续地关注和推广他十分感动。特别是,在曹文轩和他的作品还未曾被世界所熟知之前,她们就始终保持并坚持着这份热情。这些工作也为曹文轩日后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得到世界的认可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中国和日本的儿童图书翻译家、评论家、出版社编辑和读者坐在一起讨论曹文轩作品日文版的出版与发行还是第一次,更是备受感动和鼓舞的一次交流。曹文轩作品在日的出版,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了中日青少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所处环境的了解。日本国民素有爱读书的好习惯,他希望以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中日两国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像近邻的走动一样,多交流、多互鉴,增进两国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
42、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需要符合0-18岁间孩子不同的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因此儿童文学根据这些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关于“好”的评价标准。作为大人,看了《草房子》这本书,我心里很难受,书中故事人物的艰苦命运,书中其实缺少了很多童年的乐趣和美好。作者的书有他那个时代的特点,他也是在用悲剧和写实来创作儿童文学。可能对生于80这些年代的人来说,还能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小说展现了一个与他们无法触及的不同的世界。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儿童观的,如果一定要求孩子阅读,建议让五年级的孩子去阅读,去比较,去接触多元的文化,从中孩子们学会思考,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43、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44、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45、6-8岁以桥梁书为主的阅读阶段,逐步过渡到自我阅读;
46、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7、《草房子》的温情触及宿命、悲剧、死亡等形而上的母题,也可以在宁静、高雅的风气中抵达哲思的深度。作品中悲悯情怀的阐发是与悲剧性杂糅在一起的。
48、在那儿,有最美的景色,最纯的人物,最真的感情。
49、阅美君按:一直以来,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颇受争议,近几年来更甚。面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只有读过,才有发言权做评价,从而更好地为孩子推荐书目,而不是人云亦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共读,书友们阅读体验之丰富多元可谓是前所未有。线下讨论,书友们不吐不快,意犹未尽。挺曹者,赞其文字之美;倒曹者,弹其儿童观缺失,主题单人物形象雷同;中立者,谓其作品良莠不齐。今天分享书友欧艳艳的文章,看她如何从儿童观、写作手法、文笔和故事情节方面来看曹文轩的作品。
50、这些作品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授权,至今有33个语种,7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106种图书,还有翻译中的图书约100种。曹文轩的《草房子》《守夜》等作品早已在日本出版,特别是由其代表作《草房子》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日本树立社决定引进出版曹文轩与国际插画家合作的图画书作品,以及其他长篇代表作。《远方》和《风吹到乌镇时累了》已于近期出版。作为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他的作品在日本儿童文学界、大众读者当中都引起了关注,获得了认同。
51、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52、《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3、说起指定必读书籍,当时我特意买的版本是《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赏读本)》,因为之前有些家长买的是某些书的原版,结果发现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家以后都特意买适合少儿的节选版。但是,在我看了曹文轩的作品后,我们认为他的作品并不适合给小学生看,如果要给学生看,初中开始会比较好。
54、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55、曹文轩老师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小编今天为小读者推荐两本曹文轩老师的优秀作品。
56、而这套《曹文轩作品:萌萌鸟系列》就是国际安徒生得主曹文轩的首套桥梁书,作为桥梁书,这套书还另外做了全新注音版,培养了儿童的独立阅读能力,可以让孩子自己边看图边认字,读懂这些可爱的故事。
57、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他告诉杜小康,芦苇丛里有芦雁的窝,明天,可以去捡芦雁的蛋;有兔子,这里的兔子,毛色与芦苇相似,即使它就在你眼前蹲着,你也未必能一眼发现它……
58、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我们同主人公一起经历成长,一同接受洗礼。
59、本次共读曹文轩的作品,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争议性。因为在共读过程中,我们曾经几次因为阅读曹文轩作品的压抑感而集体吐槽。但是,我也想知道读过曹文轩作品的孩子们的感受,所以特意采访了女儿和她的同学们,让我惊讶的是,几乎全是赞扬和喜爱。思考了许久,我认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曹文轩作品的感受会发生变化的。存在评价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关注点不同,成年人对作品核心价值观不太认同,而孩子们喜爱作品的优美辞藻。
60、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
61、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62、虽然,淡淡的忧伤总弥漫在其中,但也许悲剧有时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才是爱,又如何去爱吧。
63、《身边有科学》共6册《小学生开心同步作文》共2册《2021暑假衔接培优100分》1-2年级语数(全2册)
64、所以,曹文轩以细腻唯美的笔触,讲了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地道的中国故事;他带着我们的孩子,看到了深沉的海和布满了星星的天空。
65、《暮色笼罩的祠堂》 中短篇小说集 1988年11月
66、“在中国,说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67、作品的主要人物诸如桑桑、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蒋一轮、白雀、温幼菊、桑桑的爸爸、秦大奶奶等人无不经历过人生中无法逾越的藩篱和沟壑。他们承担的或许并不是那种彻底的、撕裂的悲剧,而“是一种深蕴的、无声的,却又是震撼人心的日常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