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翻译: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7、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孔子名言名句大全20句)。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0、翻译:跟人交往,要看重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这样才能长久地交往下去。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
13、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7、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1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9、⊙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21、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言名句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2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30、⊙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3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5、⊙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6、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3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8、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3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0、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4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4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翻译: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4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4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6、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下面是孔子的名言警句集锦,请参考!孔子的名言警句集锦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5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5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