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名称)形影相吊(xíngyǐngxiāngdiào)
2、当刚刚入学的孩子,向你炫耀他新学到的成语时,你是否很想向他解释成语背后的故事,从而让他体会学习的快乐?
3、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4、为了丰富普及语言文字新知的形式,《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决定推出“字斟句酌”丛书。该丛书每册10万字左右,内容涉及汉语汉字的方方面面,力求融知识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长郭龙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中心副编审、《现代汉语词典》主要修订人员之一李志江,中文编辑校对网主编钟珂联合推荐。已出版四种:《词误百析》《标点百诊》《高频别字300例》《语法修辞例话》。适合广大语言文字爱好者阅读,是编辑、记者、教师、学生等群体可时时翻阅的“咬文嚼字”小册子。
5、(举例造句):吴家沟东南面也传来了隆隆声,和常高山的炮声遥相呼应。★柳青《铜墙铁壁》第14章(形影相吊)。
6、形影相吊(xíngyǐngxiāngdiào)
7、(反义词)形影不离、前呼后拥、门庭若市、济济一堂(形影相吊)。
8、而老祖母已96岁,又长年卧病在床,“祖母无臣,无以卒晚年。”他才44岁,“是臣效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
9、小王的职位被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很是懊恼。
10、司马炎看了很感动,且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索性派了两个女仆帮他侍奉老祖母。
1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2、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1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4、这句话出自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原文节选:
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7、晋·李密《陈情表》:“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18、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19、《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20、亲爱的伙伴,当你走在一个陌生或熟悉的城市,踏在一片历经风雨的土地上,是不是有穿越时空的冲动,很想去穿越历史去了解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出现过的人物?
21、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古代三国末期,司马炎灭蜀篡魏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全部归于晋武帝司马炎,史称西晋),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
22、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与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事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也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23、(出自):宋·周_《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24、(拼音):xíngyǐngxiāngdiào
25、(近义词): 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孤家寡人
26、小山从小没了父母,一个人形影相吊,生活得很艰难。
27、我站在形影面前,竟生出些凄楚——人生苦短,形影都不同,默默相吊,已是不易。
28、(英文):bodyandshadowcomfortingeachother--extremelylonely
29、(举例造句): 形影相吊,衣我食我,岁使交道。★宋·黄庭坚《祭李之叔文》
30、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仅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31、 释义:“私下读到《诗经·鄘(yōng)风·相鼠》篇中所说‘人而无仪,胡不遄死(做人如果不守礼仪,为何不赶快去死)’的道理,形影相吊,深感惭愧”。
32、(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chuán)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郝。
33、文章中他抓住“以孝治天下”的要害,说他幼时“伶仃孤苦,至于成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多亏了老祖母,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
34、(译文):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5、(解释):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36、(释义)原义是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37、消疑情。“少仕伪朝”,屡召不应,难免让晋朝统治者产生怀疑。是贪恋旧朝,“忠臣不事二君”,还是疑虑“圣朝”,顾虑重重?无论两种想法的哪一种得到证实,都可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对比中,表明了李密的立场,流露了李密的感恩之心,更消除了晋朝统治者心中的郁结。接下来,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苦情的再次强调,既顺应了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又委婉地告诉了晋武帝侍奉祖母是他“不仕”的唯一原因。
38、我赶紧把光圈开到最大,把这个画面拍摄了下来。
39、(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40、拍完后,我再看枯枝的影子,觉得她竟然有墨趣,宛如是画家笔蘸淡墨所挥就。
41、(反义词):形影不离、形影相随、前呼后拥、门庭若市、济济一堂、
42、(英文):echoeachotheratadistance
43、曹植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下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小便十分聪慧,进见曹操时每次被提问都能应声而对,脱口成章。长大后代他更是创作出了无数令人赞叹的诗赋文章。原本应该在政治上也会有一番作为的曹植却因为不被重用而忧郁成疾,最终抑郁死去,真是令人无不感到叹息!
44、(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5、臣密今年四十有祖母今年九十有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6、(译文):在外面没有有权势的比较亲近的亲戚,内无应门五尺高的儿童。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7、《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原题作“陈情事表”。
48、曹植经常怨恨自己一身本领没有机会施展,虛居上位,愧对厚禄,象鸟雀一样生活,活着于事业无益,死了于众人无损。数次请求单独拜见文帝曹丕讨论时政,希望得到机会任用,还上书给曹丕请缨受命,始终未能如愿。
49、倾苦情。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苦情动心,真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