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句摘抄网
菜单
句子大全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美文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海德格尔与纳粹(简短105句)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3-31 08:58:56 点击:59次
好句摘抄网 > 句子大全 > > 海德格尔与纳粹(简短105句)

海德格尔与纳粹

1、但我们有许多因为聪明而正直而无法成为纳粹的例子或榜样:文化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特奥多尔·里特(TheodorLitt,1880-1962年)。当时他曾收到来自学生圈的一个带有反犹色彩的通信问询:在他的哲学中是否没有充分顾及民族的因素和生物学的意义?他情绪激动地在回信中写道:“我应当站到那面钩十字旗下去吗?我应当将右手伸向天空,并且用发誓和恳求的声音呼喊:亲爱的朋友们:我也与你们同在,我也是民族的!?难道人们看不出,在这后面丧失殆尽的是什么样的尊严;人们在向我要求何种道德的不可能?人们究竟在要求什么?人们在要求无条件地服从d的纲领,服从d的纲领的所有要点!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就是做不到!”(30)此后,里特作为莱比锡大学校长与纳粹当局发生分歧。他于1937年被禁止讲演,并且于57岁时便提前被退休。但他仍然发表文章批评主流的意识形态。战后他执教于波恩大学,并在那里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所,继续推行他的带有狄尔泰烙印的精神科学教育学。

2、按照纳粹的口号,德意志的本源是血与土地。海德格尔虽然没有将德意志与犹太人的差异建立在以血或血统为基础的生物学种族主义基础上。但他最终是将这个差异回溯到犹太人的居无定所的游荡和德意志人的立足本土的定居的空间范畴上。在1933/1934年的讨论班上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3、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4、其实,身为一个犹太人,阿伦特并非不知道犹太人遭受的灾难,她在流亡到美国之前,一直都是一个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还曾经为犹太复国组织工作过很久。所以,很多人批评她是为纳粹战犯辩护,明显是不公正的。(海德格尔与纳粹)。

5、     雅斯贝尔斯不是犹太人,他不过是一位犹太人的丈夫,仅此而已。在那个有病乱投医的年代,有人主张用新康德主义拯救欧洲,有人主张用现象学拯救欧洲,有人希望请泰戈尔的诗救渡欧洲,一片混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相互在对方身上发现了思想革命的希望,开始时也试图结成战斗同盟。但他们的共同点并没有彼此认为的那么大,只不过是对经院哲学的装腔作势有共同的反感罢了,思想层次和目标实在不同。如雅斯贝尔斯就能愉快地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的授封,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封他为存在主义者是时代思想贫乏的表现。坦率地说,海德格尔在雅斯贝尔斯思想生命的绝大部分历程中都是他从事哲学的内在力量,是对他的内在鼓舞,但雅斯贝尔斯对海德格尔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他们并不处在同一个思想层次上。雅斯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为人持保留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对海德格尔的评价也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这也反映了雅斯贝尔斯自身的一些缺陷,但他在“思的事情上”是无法排拒海德格尔的。他自知在“思的事情”上不敌海德格尔,大体上还是做到了以符合思的尊严的态度对待海德格尔。用雅斯贝尔斯的言论作为支持海德格尔有纳粹嫌疑的证据没有什么说服力。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和为人议论比较多的还有一位名叫卡尔·略维特的人。此人是犹太人,他自认在思想上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圈子里也与海德格尔共事过一段时间。后来受到纳粹d的迫害,流亡到日本。他在日本教授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他对海德格尔的为人不屑一顾,但在思想上却难以彻底摆脱海德格尔。但还不致于认定海德格尔就是纳粹。他在《1933年前后我在德国的生活》这本书中讲了很多有关海德格尔的话,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6、此处有没有任何引起流言蜚语的东西?没有,除了在那些人们很少感兴趣的地方,这需要其他的更严密的、更困难的工作。我此刻想到的是这样一些人的工作,这些人,尤其是在法国的人,知道这些“事实”和这些“文本”的绝大部分,他们明确地谴责海德格尔的纳粹主义和他战后的沉默,但他们也寻求超越传统的和舒适的先验图式的思考,确切地说,是理解。理解什么呢?他们试图根据某种方式或前面提到的“翻译”的其他方式,去理解那种得到保证或得不到保证的即时性的通道,这一通道沟通了纳粹的雇佣(不管以什么形式的雇佣),和在一个持续的并且还将继续引起思考的工作中最根本的、最尖锐的、有时是最困难的东西。至于说到对政治的思考,我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拉库-拉巴尔特的作品,还有一些由列维纳斯(Levinas)、布朗肖和南锡所写的各不相同的文本。

7、M.Heidegger,ÜberlegungenXII-XV,a.a.O.,2014,S.2↑

8、可是在充满尼采气味的思考中为何要将犹太人作为替罪羊牵扯进来?这很可能与如何合理地将尼采与希特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有关。海德格尔究竟是从形而下的世界历史思义中的犹太人及其罪责的思考而意欲上升至对古希腊开端的某些部分的形而上的存在历史思义中,还是反过来从存在历史的思义下降到关于世界历史思义的反犹主义结论中,这恐怕是一个唯有海德格尔自己才能回答的问题了。

9、BZ:您以后还会自由地与海德格尔进行争辩吗?

10、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海德格尔与纳粹)。

11、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12、争议有很多,但是大多数争议都误解了阿伦特的思想,而她从书中提炼出的一个短语形容艾希曼,说他犯下的是“平庸的恶”。这个观点激怒了很多人,某种程度上伤害了犹太人的感情,也导致了阿伦特与许多友人之间的不和。

13、关于海德格尔的“思义之思”和“算计之思”方法,还可以参见:RenatoCristin,„RechnendesDenkenundbesinnendesDenken:HeideggerunddieHerausforderungderLeibnizschenMonadologieamBeispieldesSatzesvomGrund“,inStudiaLeibnitiana,Bd.24,H.1(1992),pp.93-↑

14、   第海德格尔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过,他不相信相对于当今技术的本质而言,民主政治是最恰当的形式。应该沿着这一思路解读纳粹主义:与自由民主制相比,纳粹的全盘动员更适合于技术的本质。

15、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16、阿伦特正是针对这种极端情况作出了分析,她并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呼吁人们:呼唤道德复原,恢复道德的“法律和秩序”。相反,她坚持在危机中,真正有思想的人不要去寻找什么规则或法律,而应该说“我必须忠实于我自己”:“那些我一旦做了就不再能心安的事情,于我是决不能做的。”

17、又如,胡塞尔曾在1933年5月4/5日的一封长信中向他的哥廷根学生迪特里希·曼科倾诉对自己五十年学术生涯与生命历程的回顾和体会,包括对海德格尔、尤其是对其三天前公开加入纳粹d的做法失望然而,曼科作为马堡大学哲学系主任(1932-1934年)不仅在半年后也在这封信上签名,而且还在1934年加入了纳粹冲锋队。(22)但曼科一直还写信给胡塞尔夫妇,包括在胡塞尔去世之后的致哀信。(23)

18、这样一种道德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已经脱掉了所有外衣和内衣,完全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它把人类文化中和人类历史上的无论高低的所有价值都颠覆和砸碎,平铺在他自己营造的看似能够超越善恶、超越良知正义的狭窄小径上。从这个角度看,海德格尔式的“平庸”(33)实际上最终可以还原为尼采式的“平庸”。归根结底,这与犹太人亚伯拉罕为了证明对上帝的信仰而准备杀掉自己的两个儿子做祭品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这就是所谓“善与恶的彼岸”,那么我所能做的要么是冲它吐口水,要么是干脆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

19、埃里邦:你的书特别显著的一点是,你在海德格尔的文本与其他思想家,如胡塞尔、瓦莱里等的文本之间确立的和睦状态。

20、海德格尔二战后对希特勒政权的种族灭绝的做法以及自己的对此的立场始终保持沉默,而从海德格尔在《黑皮本》等笔记中的表达的心态来看,他的确是在赞同或默认纳粹的迫害犹太人的计划。更准确地说:在了解纳粹的犹太人灭绝计划及其后果(六百万犹太人死于大屠杀)之前,他对纳粹的反犹主义是赞同的,在此之后是默认的,尤其是在充满个人感受的《黑皮本》中,他对此一词未置。但“默认”的说法在这里还不完全贴切。海德格尔的态度要比沉默地认可更复杂一些,它在海德格尔具体地意味着:他承认如此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是恶行,但他认为类似的恶行到处都在发生。在此意义上,他对大屠杀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人类正在遭受自己的厄运,那么这在奥斯维辛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且在奥斯维辛之后仍在继续,行恶的方式、行恶的结果大同小异。

21、但这个“最独一无二者”究竟是指“元首”,还是指“领导元首”的人,在这里仍然晦暗不明。海德格尔在1933年担任弗莱堡大学期间给希特勒发电报提出具体的建议,虽然没有得到希特勒的回应。但这无疑是海德格尔在“领导元首”这方面的初步尝试与实践。在1933-1934年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期间,海德格尔有一大批与此类似和与此相关的尝试。(6)

22、Figal:Sicher.AlleinanseinerWirkungsgeschichtekannmansichdasklarmachen.ErhatderPhänomenologienachHusserlunglaublichwichtigeImpulsegegeben.

23、执教于弗赖堡的哲学家君特•费伽尔,在任职十一年之后突然辞去了其海德格尔协会(位于麦斯教堂镇)主席一职。对他走出这一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去年三月出版的这位存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黑色笔记本中公然地表现出的反犹太主义。BettinaSchulte想从他那里知道关于辞职的更具体的情况。

24、1927年 《存在与时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首次发表。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探究存在的问题。

25、我们在前面“续篇”中已经指出:“在后期的海德格尔那里,狄尔泰历史哲学的元素事实上是被淡化和忽略了。”↑

26、P.Trawny,HeideggerundderMythosderjüdischenWeltverschwörung,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2014,S.——这里所说的“二十年代末有一些力量开始在摧毁这个关系”是需要得到修正的,如笔者在本文“中篇”中所述,这些力量自1923年5月起已经开始私下地、但明白无疑地显露出来。(引自此书的部分引文参照了靳希平的中译文:彼得·特拉夫尼:“海德格尔与犹太世界阴谋的神话”,载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页61-这里特别致谢!恕不逐一标明。)↑

27、Figal:IchhabewenigeraufdenMenschenalsaufseinWerkgesetzt.MeinZielwares,dieHeidegger-GesellschaftausMesskirchherauszuführen.Mirwareswichtig,HeideggerineinekritischeuniversitäreDiskussionzubringen,dieseinebestenTexteauchverdienthaben.

28、对此可以参见后面的“附录3:影评-钢之炼金术师”。↑

29、   齐泽克在这个靶子下继续提问,“如果海德格尔本人能使我们深刻洞悉纳粹主义的根源,为什么自己却抵御不了纳粹的诱惑?”答案呼之欲出,因为海德格尔就在那里---作为一个身处奥斯维辛的知识分子,他体验到了现代主体性的极致,所以他能揭示真相。

30、德里达:《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首先是在由国际哲学学院组织的题为“海德格尔,开放性的问题”的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演讲。这个学术讨论会的成果不久将会发表。这个所谓的政治问题在一系列发言中是以一种分析的方式被提出来讨论的,人们既没有沉湎于海德格尔,也没有沉湎于作说教式的判断,这种判断无论是“辩方”还是“控方”都已作得够多了,不管人们是谈论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纳粹主义还是总体上的纳粹主义,这种判断总会设法阻碍人们阅读或思考。在这本书的开始,在《心灵,其他的发现》的某些论文中,我解释了引导我的轨迹,这些轨迹再一次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并尝试这次阅读。在序言部分,这些轨迹试图编织一张围绕纳粹主义主题的多样性的网,一张我总是很难追循的海德格尔的主题的多重性的网。海德格尔的主题有:适当性、临近性和祖国的问题,存在与时间的分离时刻的问题,技术和科学的问题,动物性或性的差异的问题,嗓音、手、语言和“纪元”的问题,我书中的微妙之处尤其体现在有关问题的问题,这几乎也总是被海德格尔专门看作“思想的虔敬”。关于这些主题,可以说我的阅读总是被积极地复杂化了,所有涉及到海德格尔的地方,我都尽可能详细地表明我所保留的想法。每一个忧患主题都明显地有一个重点,简短地说,人们可以称之为“政治性”的。但是,从人们以一种批判的或解构的方式同海德格尔讨论解决问题的时刻起。他们是否必须不再承认他的思想及其思想特性的某种必要性呢?即不再承认他的思想在如此众多的方面是具有开创性的,尤其是不再承认我们在对它进行剖析时所领悟到的开创性的成果。这是个思考的任务,是一个历史的和政治的任务。省却这个任务的关于纳粹主义的话语,将停留于“良好用心”的墨守成规的看法。

31、P.Trawny,HeideggerundderMythosderjüdischenWeltverschwörung,a.a.O.,S.34,Anm.↑

32、Figal:对此我不想说。对我来说,问题是,我是想在一个代言人职能的框架中来研究海德格尔呢,还是自由地进行研究。我的决定是自由。

33、德里达:这与法国大学的状态有关,这在哲学方面尤为明显,也与被称为文化领域的东西有关,与媒体的滤色镜也有关,应当注意到这与巴黎的文化空间,它的派系和团体有关。而且,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还与这些文本所写作的方式有关。它们设定一种形式化,一种使无法立即解释的以前所获得的知识成为可能的形式化。如果某些文本被译过头了,如果对它们文化上的翻译依然困难重重,那么,这种情形与任何人的主观意愿无关。

34、内容简介:《海德格尔》作者主要围绕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所论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负罪、天命、真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与别样的思路连接。

35、那么,沉沦在海德格尔看来是人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原初的状态。因为自由的本真状态,对人意味着一种难以承担的重负,正如操心、操劳这些让人厌恶的词,人有逃避责任的、趋乐避苦的天然的人性倾向,由众人做决定、按众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由众人承担责任,以不可能和无法改变为借口来说服自己安于现状,逃避筹划自身和选择带来的重负,在沉沦的状态,人获取了安全和安宁的感受。这表现在哲学上,追求那种确定性,也是为了逃避自由的不确定性,进而从哲学中发展出科学这样的东西,这就回到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哲学一开始就是一种存在遗忘的历史,这就是因为人最初就处在一种沉沦的状态之下,追求凝固了的、确定的存在者,逃避流动性、生成性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只是人沉沦状态的一种显现。

36、这样,在家园的观点上,海德格尔恰恰就站到了他的哲学立场的对立面上。此时对持久稳定的空间性的弘扬,与他早年对变化流动的时间性的强调形成对比。与此时强调土地的海德格尔相比,始终强调河流的胡塞尔实际上要离赫拉克利特更近些。(19)

37、Figal:DieZäsurwardieLektürederSchwarzenHefte.IchwarauchvorhernieeinHeideggerianer.MeinephilosophischenLehrerwarenGadamerundTugendhat,dieHeideggerkritischgelesenhaben.DieSchwarzenHeftehabeichunterdemGesichtspunktaufgenommen,dassHeideggerhieralsPersonpräsentist.Ersagtdauernd"ich".DenNamenkannmanjetztnichtmehrnuralsEtikettfüreinphilosophischesWerknehmen.

38、O.Pöggeler,„DenFührerführen?HeideggerundkeinEnde“,in:PhilosophischeRundschau32,S.↑

39、作者:德里达,译者:何佩群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4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OOjda2ekm8fcaRecCpNeA提取码:m5kf 书名:海德格尔

41、而且,“黑色笔记本”并没有平息这个围绕大陆哲学的最令人厌烦的辩论之一。这也许正是新发布的海德格尔与他的终身信徒和兄弟弗里茨之间的通信将要解决的问题。他的后人多年来一直收藏着这些信件,最终迫于压力,在“黑色笔记本”出版之后公开了这些信件。上周末由德国《时代周报》(DieZeit)和法国《世界报》( LeMonde)提前发布的节选清楚地显示了海德格尔:确确实实的、彻底地全盘接受了希特勒意识形态。海德格尔并非一个特别复杂的个例。在他的信件中,这位解构学的前辈表达了他对民族(Volk)和元首(Führer)充满激情的信仰,以及对不断出现的德国受害者,“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美国的堕落的看法。

42、在雅利安-犹太人的差异与对立的问题上,与其说海德格尔在“领导元首”,不如说是他“被元首领导”。还在其写于1924年的《我的奋斗》(1925/26年出版)中,希特勒就明确提到:“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在另一处他还说:“对种族问题和犹太人问题如果没有最清楚的认识,德意志民族就不会复兴”

43、海德格尔反对聘任弗兰克尔的原因实际上与他始终反对的“大学犹太化”的态度有关。这不仅表现在前引致阿伦特的信中(H.Arendt/M.Heidegger,Briefe1925bis1975undandereZeugnisse,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2002,S.),也表现在他与雅斯贝尔斯的1933年谈话中:德国的哲学教授席位过多地被犹太人占据,实际上“整个德国只需两、三个教授就够了”(K.Jaspers,PhilosophischeAutobiographie,R. Piper:München1977,S.101)。——不过后来在弗兰克尔作为犹太人的继续任职的问题上,海德格尔的确曾有正义感方面的表现:他于1933年7月12日作为弗莱堡大学校长致函卡尔斯鲁厄的教育部长,表态支持弗兰克尔继续其教职。(参见:M.Heidegger,RedenundandereZeugnisseeinesLebensweges,GA16,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FrankfurtamMain 2000,S.140f.)这可能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海德格尔“偶尔也有确确实实的真诚。”(参见:M.Heidegger/K.Jaspers,Briefwechsel1920-1963,Piper:München/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1990,S.293)或者说,海德格尔的正义意识“可以说只是偶尔有之”(参见:H.Arendt/M.Heidegger,Briefe1925bis1975undandereZeugnisse,a.a.O.,S.666)。↑

44、“‘大地’对海德格尔而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球的意思。而是指,对于不同的民族而显得完全不同的、在其相应的水土中的‘生根’。在这个意义上,德意志的国土唯一地适应于德意志人。”(18)

45、参见:A.DenkerundH.Zaborowski(Hrsg.),HeideggerundderNationalsozialismus,Dokumente.Heidegger-Jahrbuch4,KarlAlberVerlag:Freiburgu.München,2009,S.也可参见:P.Trawny,HeideggerundderMythosderjüdischenWeltverschwörung,a.a.O.,S.33,Anm.↑

46、 海德格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伟大的思者,但很难说他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对海德格尔言,哲学并非是思想的荣誉,而是对思的一种损害。他区分了三种对思的损害,一种是诗与歌的过分亲近,这是一种相对有益的损害;另一种是来自思本身的损害,思要在对自己的反对中到达自己,这是一种很有锐气的损害,它能将思逼入极端处境,创造思自我敞开的可能性,但思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对思的第三种损害也是最糟的损害方式便是哲学,因为哲学并不构成对思的反对,而是敌视思。思寻求自己的对手,并与对手一起成长。这是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所盼望的。但哲学不是思的对手,而是敌手,敌手的作为是抵毁和消蚀思。这是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不能容忍的。

47、“MeinliebesSeelchen!”–BriefeMartinHeideggersanseineFrauElfride(1915-1970),DeutscheVerlags-Anstalt:München2005,S.51,S.1↑

48、参见:M.Heidegger,BeiträgezurPhilosophie(VomEreignis)(1936-1938),GA65,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2003;中译本: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孙周兴译,北京,2012年,页↑

49、首先要理解他对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通过这种区分他指出了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对存在遗忘的历史,即所谓的把存在者当成了存在。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

50、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51、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52、熟悉海德格尔生平的人会认为,海德格尔确实没有多少私人的理由反犹,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关键处帮助过他的老师胡塞尔是犹太人,他的情人中至少有一个是犹太人,他的战前的最好朋友雅斯贝尔斯的太太是犹太人,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出色的犹太人,包括他最亲近的学生洛维特,如此等等。的确,在他那里很难找到心理好恶方面的动机或可以用作精神分析的反犹主义动机。反犹主义在他那里看起来的确不太像是私人的事情。

53、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4、1925年冬,马堡大学提名海德格尔担任该校的教授,但教育部没有批准,理由是他没有正式的著作出版。于是,海德格尔便将他对存在的多年思考所得,选其中成熟的部分写了出来,整理发表了。这就是使海德格尔一举成名的、20世纪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和存在与时间的关系问题。这本书在出版时有40多万字,但只是原写作计划的1/由于种种原因,后面的部分没有续补。但海德格尔宣称他后来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展现了他哲学思想的全貌。由于这本书,海德格尔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55、1961年,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抓获,偷运到耶路撒冷受审。阿伦特主动请缨《纽约客》杂志,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耶路撒冷旁听审判。后来她陆续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5篇文章。1963年,文章集结为《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出版,这本书也成为了阿伦特著作争议最大的一本书,由这本书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56、德里达:他们以虚无主义、反人文主义等等来指责我。你知道所有这些口号。与这一指责相反,我正尝试把解构定义为一种肯定性的思考。因为我相信有必要(如果可能的话无止境地)暴露海德格尔文本(写作和行为)深远地依附于所有纳粹主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因为我相信这个深不可测的畸形物,不应该根据众所周知的和最终会消除疑虑的先验图式来分类,我发现某些花招既荒谬可笑又令人惊恐。它们很古老,但我们此刻又看见它们重新露面了。

57、参见:H.Arendt/M.Heidegger,Briefe1925bis1975undandereZeugnisse,VittorioKlostermann:FrankfurtamMain2002,S.↑

58、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59、     这三重思的焦虑在海德格尔那里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并且都伴随着他终生的思的历程,因为这三种任务内在相关,只在进入海德格尔的运思层次,就不能不同时面对这三种任务。人们用来批评海德格尔的标准要么取自于近代欧洲的价值观,要么取自正在发作中的美国主义,要么取自于新马克思主义。这就难怪当人们向海德格尔转述阿多尔诺的一些观点时,海德格尔微笑着说“啊,这不是哲学,这不过是社会学。”(《Erinnerung an Martin Heidegger》p283,2Neske Verlag,19)我相信,以哲学的名义批评海德格尔的人不计其数,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社会学意义上、心理学意义上,伦理学意义上和近代世界观意义上批评他的。对运思在上述三种任务中的海德格尔来说,均是无效的批评因为这种批评并不能帮助我们澄清我们的运思处境,也不能改变上述的三重运思任务。

60、以上参见:M.Heidegger,RedenundandereZeugnisseeinesLebensweges,a.a.O.,S.105-1↑

61、从根本上说,海德格尔是将纳粹的大屠杀相对化,比作他所认为的所有不合理、但仍然是现实的事情:“农耕现在是摩托化的食品工业,本质上与毒气室和毁灭营中对尸体的处理是一回事,与对各州的封锁与遏制(Aushungerung)是一回事,与对氢弹的制造是一回事。”(32)

62、君特•费加尔:1949年生,在海德堡通过其关于海德格尔的教授资格论文后,应聘到图宾根。2001年起执掌弗赖堡大学的海德格尔教席。2013年起编辑首部德语海德格尔辞典。

63、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64、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海德格尔研究现状,背后的原因固然有很多,而且其中必定包含着一个与海德格尔本人要求相关的原因:他强调要更多关注他的道路而非著作。在这个要求背后起作用的,或者说,与这个要求本质相关的,与其说是胡塞尔的“永远的初学者”的自我要求,还不如说是基于黑格尔“真理是全体”以及尼采的“权力意志”的历史哲学思想。

65、   第三种态度则是听之任之,不再介入,为诸神可能的降临默默奠定基础。因此,齐泽克认为,海德格尔对国家社会主义的”内在伟大“的提及,也可以严格依据下列三种意义来解读:

66、把握真者的方式不同。胡塞尔的哲学更具有思辨性,他是在追问一种原初的自明性。而海德格尔更关注一种自觉的呈现。

67、海德格尔不止一次地悲叹,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思的事情”与“做学问”的不同。要害恰恰在这里。热衷于指责海德格尔是纳粹的人有谁真正懂得了“思的事情”与“做学问”的不同?当年阿多尔诺从美国返回德国时曾扬言,五年之内就能把海德格尔搞成小人物(《ErinnerunganMartinHeidegger》p283,2NeskeVerlag,19)。这不是一个懂得“思的事情”的人的态度。思没有这么简单。思者捧不出来,但也不是能搞掉的,更不是什么人五年就能把他搞掉的。如果确有什么人能从“思的事情”内部反对海德格尔,那倒是思的幸事。很可惜,投向海德格尔的炸弹,威力最大的也不过是二流的哲学,而频繁掷出的尽是用市民价值做成的臭弹。令尼采最愤怒的莫过于欧洲历史的卑污,其卑污之处在于,是的真理沦丧为价值。人们抵毁海德格尔、抵毁“思的事情”的武器依旧是价值,而且是更远离思的市民价值。就思的尺度来看,尼采在海德格尔之下,但尼采当年遭受的反对还依稀辨出哲学的姿态,而以真正哲学的态度反对海德格尔则是一种奢望了,虽然海德格尔更值得哲学地反对。这说明,连区分出“思的事情”与“做学问”的不同也已是奢望的要求,又怎能指望得到与思等价的反对和真正哲学地反对呢?

68、BZ:HerrFigal,fastzehnMonatesindseitdemErscheinenderSchwarzenHeftevergangen.WarumhabenSiesichmitIhrerEntscheidungsolangeZeitgelassen?HattedasbisheuteanhaltendegewaltigeMedienechoEinflussaufIhrenSchritt?

69、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70、以上几位都是时任马堡大学哲学系的私人讲师或教授的学者。或许马堡大学当时是纳粹精神运动的学院重灾区。↑

71、在被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之前,海德格尔在1933年5月1日加入纳粹d。1934年4月他辞去校长一职。虽然直至战争结束,他仍然保留纳粹dd员身分。在担任校长的期间,弗莱堡大学禁止海德格尔以前的犹太裔教师胡塞尔进入大学图书馆,引发了纳粹种族清洗法例。

72、任何适当的分析必须考虑一种双重拒绝,不仅拒斥任何哲学文本具有绝对自主性的权利要求,这种权利要求总是伴随着对于全部外部因素的否弃;而且也拒斥任何将文本直接化约为其生产的最一般的诸种条件的做法。

73、我希望你们去阅读希特勒的著作,尽管最开始的几章自传性内容相对薄弱。这个男人拥有非凡的政治直觉,即使我们所有人仍在一片迷雾之中时,他依然保持着这种直觉,这一点毋庸置疑。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即将达到全新的高度。这不仅仅关系到d派政治——也关系到欧洲和整个西方文明是得到救赎还是衰落。任何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都将被混乱所击溃。思考这些问题并不妨碍圣诞节的精神,相反,这标志着我们对德国性格和使命的复归,也就相当于回归了这个美好节庆的原点。

74、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75、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在世,此在和世界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此在向世界展开自身,在世界之中生存,而世界则通过此在的存在获取意义,世界本身也是一种存在即生成和显现的过程,世界的存在就是通过此在获取意义的过程,世界和此在构成了一张存在之网, 即此在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此在,而世界则是此在的世界。一棵树、一颗种子它自身并不能察觉自身的存在,只有此在能察觉其存在,进而使其获取意义,而此在也只有通过世界的存在,进而对自身的存在有所领悟。

76、而在1933年11月11日于莱比锡大学举办的德国学者庆祝“纳粹革命”大会上所做祝辞的第一句话中,海德格尔已经给出对“本质决断”的一个略为具体的说明:“元首召唤德意志人民做出选择。但元首并不想从人民那里得到什么。毋宁说他给予人们以最高的自由决断的直接可能性:它——全体人民——究竟是要它的本己的此在,还是不要它。”(10)即是说,人民在这里所面临的决断是要不要本己的存在。这是一个十分形而上学和诗话哲学的说法,但又怪异地与元首的恩赐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这更多是海德格尔受戈培尔宣传风格的影响。

77、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78、但在完成了诸多历史考证并公布了诸多历史资料之后,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又是无法质疑、铁板钉钉的事实。因而人们面临问题就首先在于,推动他反犹的动机究竟在哪里呢?特拉夫尼在编完《黑皮本》等笔记后曾对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动机做过猜测:“为什么存在历史的反犹主义在1937年左右出现于《黑皮本》中,在1939年至1941年之间进一步升级,这个史学问题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只能根据推测给予回答。令人关注的是:海德格尔把犹太人等同于战争的敌人。当德国和他自己关于德国人肩负的西方特殊使命的思想在政治和军事危机中陷入得越深,再加上他的两个儿子海尔曼和约尔克越来越直接地卷入到战争冲突之中,海德格尔调动他的反犹主义思想行动就越来越频繁。”(7)海德格尔本人在《黑皮本》中的确曾写下这样的笔记:“世界犹太人,受到从德国被放逐出去的[犹太]移民的煽动,到处都变得不可把握,在所有权力扩张过程中都不需要参与战争行动。而与此相反,我们所能做的惟有去牺牲自己民族的最优秀者的最优质的鲜血。”(8)——尽管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包含了诸如二次大战是因为世界犹太人的阴谋而引发的论点,但有一点看起来是清楚的:在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动机中有可能包含一定的私人的和情感的因素。

79、Figal:Daswillichsonichtsagen.DieFragefürmichwar,obicheineBeschäftigungmitHeideggerimRahmeneinerrepräsentativenFunktionoderinFreiheitvollziehenwill.IchhabemichfürdieFreiheitentschieden.

80、   这里,我做一些围绕着“形而上学”和“技术的本质”这两个关键词的补充说明---对于传统形而上学来说,习惯问的问题是,“某某东西是否存在”,将“存在”本身当作不言自明的东西,却没有追问‘存在’本身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实质就是虚无主义,是陷入现代权力域的地球人的世界历史运动。形而上学之所以是虚无主义的,是因为它忘了存在,更具体地说,是忘了存在的意义---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被存在抛弃,是忘了存在本身的意义,一心只想利用存在者---这就预兆了一种运动,走向后来的技术理性;随着现代性的继续前行,有关存在及其意义的问题越来越多被‘技术问题’取而代之,从而使世界更容易被切割和工具化,产生出由技术原因所塑造的框架---而框架阻碍真理的闪光和支配作用,把人遣送到被勒令的天命,因此极度危险;而危险的地方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技术的本质之神秘性:它可以使人无法体会到更加本源的真理的召唤。

81、     但是,1987年,一个自称海德格尔“学生”,名叫维克多·法里亚斯的法国人出版了一本名叫《海德格尔与纳粹》的书(法里亚斯是在弗莱堡大学读过书,但不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他于1967年在G·施密特教授那里完成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论F·布伦诺塔》,从论文的选题上看,他是受了海德格尔的影响)。此人一时名声大噪,并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似乎法兰西上空的天快塌下来了。法国的读者指责以前翻译和评述海德格尔著作的人隐瞒了真相,并把法里亚斯树为解释海德格尔的权威,法国的声音迅速传到美国和德国,于是引发了全世界对“纳粹的海德格尔”的热情,顿觉“纳粹的海德格尔”才是海德格尔的真面目。这股浪潮终于在90年代也卷入了一些饱受日本法西斯和“文化大革命”双重折磨的中国读者和作者的心,这对思想本来就十分贫弱的当代中国知识界来说值得警惕。

82、德里达:从法国这方面来看,是有遗憾的。因为对我感兴趣或涉及我的争论和工作,在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好。但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局限于我或我所研究的领域。凡涉及到所渭的困难的事情,甚至尤其当它们与法国的习语紧密相关时,国外的讨论就显得远为丰富和开放。

83、埃里邦:你的关于乔伊斯的书也同样很令人费解。

84、Figal:IchwünschemirmehrTransparenzfürdieForschung.Mansollteüberlegen,wiederNachlass,nichtmorgenoderübermorgen,aberineinerkalkulierbarenZeitzugänglichgemachtwerdenkann.

85、在她看来,古希腊沉思的智慧容易让一个哲学家步入迷途,如同柏拉图远去叙拉古妄想成为一个暴君的精神导师和哲人王,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家也免不了让自己的存在哲学成为政治的污点。扬-布鲁尔总结说,阿伦特通常追求的是这样一些政治制度和态度,它们允许和鼓励人们从道德范型中学习成为有德之人,能够为思考和朋友的亲密交流提供必要的保护。因为询问自己——“如果做了这件事,我能否心安”——这一道德问题会反过来引导他们保护政治领域。

86、此项研究获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87、埃里邦:在《心灵,其他的发现》中,有一篇关于曼德拉和种族隔离的文本。这是你极少数的政治性文本之一……

88、考夫曼在这封信中还写道:“随着汉斯·利普斯和埃迪·施泰因的去世,我失去了两个最好的哥廷根朋友,生活显得更为贫乏。”考夫曼当时并不知道,汉斯·利普斯在1934年便加入了他咒骂的“连修道院大门也无法阻止的那些畜生”的行列。↑

89、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90、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91、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92、Figal:但它们并不是核心的。人们能够在其中看出它的策略,即他先提出他的思想,然后接着作为个人而卷进来。我始终紧迫地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我要在基本信念上支持这个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93、BZ:GabundgibtesdortKräfte,dieeineAuseinandersetzungmitHeideggersAntisemitismusverhindernwollten?

94、Figal:Seit2013wussteich,dassdieseTextePassagenenthalten,dieproblematischsind.AbermankannsolcheDingeerstbeurteilen,wennmansieimZusammenhangliest.

95、探究存在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即所谓的去除遮蔽,回到事情本身。 对于存在来说,存在者它既是我们藉以领会存在的一个切入口,它也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遮蔽。就如一颗大树,它作为一种存在者即显现的结果,它也遮蔽它是如何长成一棵大树,即它“是起来”的过程。通过去除遮蔽,回到最初的状态,揭示现象显现的过程,来揭示存在的意味,这是他的思路。

96、  他曾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引用了柏拉图的一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并且从这一段话中指出,说柏拉图当时所指出的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对于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97、这里还可以参考奥托·珀格勒的回忆。他与海德格尔有过十多年的交往,他的写于1963年的《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也受到海德格尔本人的认可。他曾至少两次在访谈中重述海德格尔的“忏悔”。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他[海德格尔]说过,他在1933年时完全迷惘了。他将希特勒看作一个如今人们所说的‘绿色’政治家。他在当时选举时还投票给了一个葡萄农d,即当时的‘绿d’,并且当时他说:现在只有这个希特勒能够对此做出改变,改变这种崇美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在德国的侵入,他们恰恰想要毁灭所有这些存留下来的农民乡土的东西。他当时是对我这样解释的,而我从他那里接受了这些。”在另一次访谈中珀格勒还回忆说:“他[海德格尔]也与我谈过关于他在1933年时的情况。他对我说:‘当时我犯了可怕的错误’。他当时相信,需要有一次起义,那时有五百万失业者,他们得不到失业救济金,而是真的会饿死的。”然而,当珀格勒在1972年的《海德格尔的哲学与政治》一书中公开了海德格尔的这些说法之后,海德格尔非常生气,认为这是私下里说的东西,不能公开发表,因此要与他断绝来往。(29)

98、BZ:您的职位代理人,意大利的女哲学家donatelladicesare批评您的辞职是“非哲学的姿态”。她指责说,您不久前还以协会的名誉组织了一个研讨会,这个会议本打算讨论黑色笔记本的发现。您本人还对此努力促成。协会有可能弄错吗?

99、感谢你的长信。我们一天天地看着希特勒成长为一名政治家。我们的民族(Volk)和帝国(Reich)即将发生转变,每一位有眼睛去看,有耳朵去听,有心去激励自己行为的人都会发现,自己被一种真正的、深深的兴奋所吸引——我们又一次面临伟大的现实,带着必须将这个现实打造成帝国精神和德国秘密使命(……)的压力……

100、BZ:过去和现在是否有些势力想要阻止探讨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

101、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102、阿伦特一再感受到在尼采与希特勒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甚至谈到从柏拉图到尼采再到希特勒的欧洲思想史的可能联系,原因也在于此。就这点而论,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不可能是同路人。她的确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无本无根的犹太人,或者更像是吉普赛人。但从阿伦特那里,我们学到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智慧要比在海德格尔那里学到的多得多。

103、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104、阿伦特是在1975年12月4日晚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的,终年69岁。去世前她正在招待友人,她的书桌前还摆放着凌乱的书稿,那是她未完成的《精神生活》“判断”部分的底稿。

上一篇:感恩老师的诗句和名言200字(简短27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惊艳老师的神仙作文开头与结尾(简短43句)
  • 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简短34句)
  • 朝与暮匪我思存完结(简短72句)
  • 100句责任与担当名言警句(简短53句)
  •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见与不见(简短51句)
  •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简短34句)
  • 仓央嘉措最美的情诗见与不见(简短15句)
  • 与世长辞是什么意思(简短49句)
  • 虚拟与现实作文800字(简短30句)
  • 自觉与自信作文800字(简短55句)
  • 写出与读书有关的成语(简短19句)
  • 春娇与志明台词我们又不赶时间(简短22句)
  • 春娇与志明台词可是我真的比你高(简短22句)
  • 人与人相遇缘分的句子(简短76句)
  • 春娇与志明台词语录(简短25句)
  • 与狼有关的谚语(简短37句)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清明节的寓意和象征(简短40句)
  • 尽力而为造句(简短32句)
  • 影视剧经典搞笑幽默台词(简短13句)
  • 100个顶级思维小故事(简短26句)
  • 巴尔扎克是哪国的(简短37句)
  • 人声鼎沸造句子10字(简短60句)
  • 哲理深刻的2字词语(简短58句)
  • 巴菲特投资语录103条(简短121句)
  • 最新句子大全

  • 海德格尔与纳粹(简短105句)
  • 感恩老师的诗句和名言200字(简短27句)
  • 忐忑不安造句二年级(简短54句)
  • 什么就像什么一样写一句话(简短40句)
  • 关于感恩的话语(简短94句)
  • 失望绝望心碎的句子(简短32句)
  • 哄女友睡前小故事50字(简短45句)
  • 有内涵的名字(简短2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