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句摘抄网
菜单
句子大全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美文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简短73句)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09 11:32:38 点击:59次
好句摘抄网 > 句子大全 > >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简短73句)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

1、如果你认为,因为刚才那些事,人们显得不够聪明所以就会带来不道德的事,所以不道德吗?那就错了。又蠢又坏事当下流行的一个词,人们常常 认为,又蠢又坏事成对出现的, 所以两者是一个根源。

2、总之,人们把叔本华看成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人生,叔本华从来不悲观,相反,他一直是积极的。

3、生活初始,拥有的越多,就越容易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可以不必辛苦劳作而舒服地生活着。就算拥有的只够自己这样生活,并不能顾及全家人,这也是一项不可小觑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贫穷这项慢性疾病免疫,意味着从普罗大众天然的命运也就是从事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唯有得到上天如此眷顾的人,才可以说是生来自由的人,是他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主人,能够在每一个清晨对自己说,“今天只属于我自己。”

4、那些缺乏正确判断的可悲情形,充分表现在科学领域,表现在那些错误的和被人拒斥的理论的苟延残喘中。

5、相反,那些毕其一生于思考的人就像那些亲自访问过该国度的人,唯有他们才真正的熟悉这个国度,具有关于它的联贯知识,而且才真正在这个国度中流连忘返。

6、其人格(并不仅仅是性格那么简单,在他看来思想也是人格的重要部分),是通往幸福的首要因素,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生命的幸福,越思考越幸福。

7、他至始至终的坚持,幸福来自于内在。(如果不是叔本华的话,可能这些智慧会被不假思索的贴上了鸡汤,可见我们处于多么浮躁的环境)

8、前者所吐露的是他自身的直接经验。这就说明,为什么独立思考的人之间,其观点在根本上都是一致的,他们的差异仅仅是出自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9、如果说下跪给芈姝做好了黑化的心理准备,亲儿子嬴荡的不争气则成为芈姝黑化的迫切需要。有了嬴荡,芈姝芈月的地位对立俨然已经物化,这不再是当年两个少女的意气之争,更是事关社稷生死的权利之争。为了帮嬴荡坐实高高在上的地位,芈姝使了三次坏:为了让大家提起稷儿,就想到他是嬴荡伴读,失去立储可能,设计让嬴稷给嬴荡当伴读,这是第一次。这次使坏说起来倒是挺小儿科的,能设计这种使坏手段的可能只有芈姝了。只有一个特别看重地位、尊卑的人,才能希望用这种方式破坏一个人才的继位;第二次,见嬴稷处处比嬴荡优秀,芈姝要保全嬴荡的地位,于是决定除掉嬴稷,用了杀人蜂,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亲儿子。

10、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这就说明,为什么一个思想家和一个学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11、先教你怎么念叔本华的名字,你学会了以后再跟歪果仁讲起来就不怕他们听不懂了。

12、而这一切,洞察人事,谙于世故,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的面具的招数。竟然,过早的出现在一个年轻人身上,这就很糟糕了。

13、这样我们就看到,几乎所有无忧无虑的人在抛掉了一切其他的包袱以后,却把自身当作包袱了;现时的情形是,打发掉的每一小时,即曾经为此倾尽全力以使之延长的生命中扣除一分,这反而变成收获了。不过空虚无聊却也不是可以轻视的祸害,最后它会在人的面孔上描绘出最鲜活的绝望,它将使像人这样并不如何互助互爱的生物忽然急切地相互追求,因此它就成了人们喜爱社交的动因了。就如同人们应付其他的灾害一样,为了避免空虚无聊的侵袭,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处处都有公共的设备。由于这一灾害与饥饿一样,会促使人们奔往最大限度的肆无忌惮,人们需要的是“面包与马戏”。费城的忏悔院以寂寞和无所事事让空虚无聊成了一项惩罚的措施;而这种恐怖的惩罚已导致罪犯的自杀。困乏是平民们平时的灾难,与此相对的,空虚无聊就是上流社会平时的灾难。在平民生活中,星期日就意味着空虚无聊,六个工作日就意味着困乏。

14、从尼采来入门哲学是最危险的。尼采哲学有两重性质:既包括为西哲恢复了超验深度的严肃哲学研究,又兼有对负面超验情绪系统的创建。读者若不晓得要将这个负面系统的创建作为敌手而批判地阅读,那么就会有被洗的风险。慎读尼采。

15、假如一个庞大的图书馆被弄得乱七八糟,其用途就不如一个小型然而井井有条的图书馆。同理,你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不过,你要记住,假若你对这些知识并不进行独自的深思熟虑,这些丰富的知识给你的价值,就比少量的知识给你的价值要小得多。

16、尼采曾说:在读完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以后,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写的所有文字都读完为止;他所说的每一个词我都要听。叔本华是我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教育者。我的先驱是叔本华。

17、  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早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富有攻击性”的人。

18、虽然他是智慧的(不是究竟的,但是是相对的与极具启发性的),他也是同样的是凡人,也有他的缺点。他寂寞的度过了一生。不过他常常能够跳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重新审视这一切(内省),努力揭示生命残酷的本质与真相,并且寻找真正的幸福。

19、这种智力,能够认识洞察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觉察反省自己身心的种种现象,并对它们进行辨析与洞悉。这种智力在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哲学家柏拉图,老子,庄子都是这样子智力天赋极高的人。

20、正是由于伏尔泰的这篇描述的缘由,牛顿的理论才在他死了二十年后在法国得到人们的承认。

21、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22、本应倾注在这些作品上的力量,却花费在那些低劣的粗制滥造之物上。于是,当货真价实的东西在它本身的时代出现后,人们认可它是非常迟缓的。

23、一个人,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思想家,可以从他整个的风格和气质中很快地看出来。

24、叔本华的母亲是个颇有名气的作家,怎么个有名气?歌德经常去他家串门跟她聊文学。

25、但被赋予了高度精神力量的人,过着思想丰富、多姿多彩、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人生,其自身就承载着最高尚的乐趣之源。他的头脑只为有价值、有趣味的事物所吸引,他想要的外界刺激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自对人生,对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伟大成就的思索。

26、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27、所以当时看到这儿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认为芈月应该答应芈姝的要求,毕竟这一跪对芈姝来得太重,不答应她太让人心疼。而实际上,明白了叔本华的理论,就应该明白,不管芈月答不答应,地位改变已成事实,两人必将从此决裂,我姝要黑了!

28、凡事追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赖自己。——歌德不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自身创作与发现幸福——戈德史密斯 (英国作家)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绪的宁静之中。——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家)

29、1809年,叔本华进入大学,学的是医学,转而对哲学发生兴趣,为此去柏林学习了一段时间。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30、所以,叔本华提到,如果一个 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 并且在与他们的 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与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因为,他们尚且没有真正陷入到痛苦的摆钟与名利的面具手段中,才会产生种种的惊讶,也潜在的意味着他们的品质中有更珍贵的东西,这些珍贵的东西确实是高贵的,比如可能是诚实,求知,等等。才很容易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笨拙的手足无措,而不像那些干练的政客一般虚伪。

31、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和现实充满矛盾的人,叔本华肯定悲观,却把生活过成一种乐观的典范,而尼采,肯定人生,生活却过得悲观无比,最终疯癫在人生途中。

32、我们都像地上的羔羊,在屠夫的眼皮底下自娱自乐。屠夫从我们中间挑出一只,又拿走一只,宰杀。因此我们在得意时只是对不幸之运命浑然不觉罢了,祸事早已备好——病痛、贫穷、残缺、失明与癫狂。

3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本书是叔本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书里面普通读者也都能感觉到,叔本华的文字能触及内心的本质。他的哲学不是派别的论辩,他的哲学代表古雅而引人入胜的生命智慧。 

34、这个论断可以作为你了解叔本华哲学思想的一条主线(仅供参考)。

35、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36、后一种兴趣只可能关注影响我们个人的东西;而前一种兴趣只属于那些就其本性便愿意思考的人,即那些把思考看作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人,而这类人微乎其微。

37、这是由于,读书是强行在人的头脑中注入思想。这些思想在读书的时候,与人们心灵的情绪和指向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如印章在蜡块上打下其印记一样。心灵完全听凭外在的强制,毫无兴致地去思考这、思考那。相反,当独立思考时,心灵任随其自身的兴致。此时,思想更多的是被它周遭直接环境所决定,或由联想或其他东西来决定。

38、叔本华: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39、一个人幸福的首要要素是他的人格。所以,他希望这么教育人们:在这场化装舞会上,苹果是用蜡制成的, 鲜花,金鱼 都是由丝绸和纸板做成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所有的笑谈都不能当真。

40、但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却教导他一个极为错误的感觉:

41、当你因为伤口与资源的匮乏而感受到痛苦,这是一种直接的痛苦,我们凡人没法否认这个感觉的存在。叔本华不管它有多聪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痛苦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伤口,资源不匮乏的时候,那么另外一种痛苦就是"无聊"。

42、李希腾堡是前一类型之典型,而赫尔德则是后一类型之代表。

43、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有不少的篇章去观察分析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重新审视什么是幸福。

44、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45、但比较奇怪的却是,奠定他一生成就的东西,却在他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给弄出来了,就把整个智慧的框架给奠定了,往后余生,都是在查缺补漏。

46、纯粹经验与思考的关系,就像进食与消化的关系一样。

47、(原创)上海“一网通办”:如何真正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48、当经验夸口说,唯有通过它的发现人类知识才会发展时,就像口腔夸口说只有它维护着身体的活力。

49、(原创)与你有关的变化:盘点长三角一体化40年中的那些事儿

50、略长,我给你慢慢梳理一下,叔本华的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5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展开了诸多论述,这是他30岁之前就完成的作品,我想问一下,一个三十岁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作为表象这么悲观吗?

52、因此,这么看来的话,叔本华是在积极地悲观,积极地否定人生,积极地批判作为表象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肯定意志做准备,都是为了肯定人的意志。

53、《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在叔本华30岁的时候出版,却在叔本华已经60之后,才渐渐被人知道,他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54、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55、而可见的周遭直接环境并不像在读书时那样,向心灵强行注入某种单一的思想;

56、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积极培养。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要父母掌握科学的方法,对孩子多加引导,挖掘孩子的阅读潜能,就能让孩子热爱读书。

57、虽然他是智慧的(不是究竟的,但是是相对的与极具启发性的),他也是同样的是凡人,也有他的缺点。他寂寞的度过了一生。不过他常常能够跳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重新审视这一切(内省),努力揭示生命残酷的本质与真相,并且寻找真正的幸福。

58、叔本华脾气火爆,他曾因受不了一个女裁缝制造的噪音而把她推下楼梯,导致她成为残疾,叔本华为此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

59、我们为了避开思维的劳累,借用了别人的成果来解除自己的疑惑。所以阅读会使人的精神变得放松,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把读书作为消遣的原因。然而,叔本华说:“读知别人的思想,如同吃残汤剩菜或穿别人扔弃的旧衣一样,很难引起我们的兴趣。”读别人的书一般而言,不会引发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兴趣,也不会引起独立思考。

60、芈月一宗罪:说好不让稷儿争皇位,芈月却推举公子华做太子,让嬴荡和公子华两败俱伤。

61、独立思考就像书籍的索引号一样,能够将吸收进来的书籍消化掉,把它们进行分类,以供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可是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单纯地阅读之上。

62、叔本华: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

63、Reference(Freee-books)

64、根据每个人思想能力程度的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生活可以无限发展没有止境——小到收集昆虫标本,观察鸟类,研究矿石、硬币之类,大至创作诗歌或哲学作品,收获思想的最高成就。

65、他认为年轻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人们生命的早期,对于生命的感知是如此的敏锐,强烈,他要经历一个梦幻时期与从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66、哥白尼甚至在时光流逝了近百年后,还没有取托勒密而代之;培根、笛卡尔、洛克,在开辟自己的道路时,花了极为缓慢和漫长的时间(这一点,我们只需读一读达朗贝尔为《百科全书》撰写的《前言》就行了);牛顿也复如是。

67、假使说芈月得宠,芈姝还可以念着旧日情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玳瑁的死却成为了让芈姝决定和芈月作对的重要节点,这个节点就是高贵的姝公主赌上尊严的一跪。

68、不管在什么层次的认识上,意志皆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作为个体的人,在无限的时空中仍自觉是有限的,与无限的时间和无垠的空间相比,自身以几乎一个消逝的数量,投入到时空的无限。既然时间与空间无限,那么个体的人只会有一个相对的某时某地,个体所处的时间与地点也仅是无穷无尽中的特别有限的部分。真正个体的生存,只有现时当下。现在会不可避免地逃入过去,就是不断过渡到死亡,慢性的死。个体过去的生命,排除对现时存在的某些后果,除了铭刻的过去与这一个体意志相关的证据不论,既然已经死去、完结、化为虚无了,如此,个体在适当的情形下就一定会将过去慢慢淡忘,无论那内容是快乐还是痛苦。

69、收入一百块的人和收入一干块的人之间的差别,比收入一百块的人和身无分文的人之间的差别要小得多。当具有高度精神赋的人继承了大笔家产,那么这笔财产将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这种人可以说是得到了命运的双倍眷顾,无须操劳,可以只为他的才智而活;他可以创造出既能服务普通大众,又能提增自己荣誉的作品,取得别人达不到的成就,百倍偿还他所欠下的俗世的账;或是使用其财富来开展慈善事业,更好地为同胞们服务。

70、后者是雄辩家,他们把自己表现为思想家,进而从他们企求自他人那里得来的东西中去寻找幸福。这就是他们渴望的东西。

71、叔本华:在本性上,每个人都有绝对邪恶的一面

72、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上一篇:革故鼎新的近义词(简短39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2023精选67个qq群昵称为什么改不了
  • 2023精选55个寓意爱而不得的昵称
  • 人为什么要读书(简短52句)
  • 乐此不疲和乐此不彼(简短25句)
  • 乐此不疲的拼音(简短59句)
  • 坚持不懈成功的名人例子(简短108句)
  • 与坚持不懈有关的名言或古语(简短54句)
  • 2023精选82个qq昵称怎么改不了呀
  • 为什么冰心不讨人喜欢(简短125句)
  • 参差不齐造句10字(简短80句)
  • 爱不释手的近义词是什么(简短52句)
  • 突然心情不好的句子(简短106句)
  •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简短57句)
  • 生生不息造句子二年级(简短47句)
  • 说多了矫情不说难受的句子(简短91句)
  • 不顾一切造句(简短52句)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清明节的寓意和象征(简短40句)
  • 尽力而为造句(简短32句)
  • 影视剧经典搞笑幽默台词(简短13句)
  • 100个顶级思维小故事(简短26句)
  • 巴尔扎克是哪国的(简短37句)
  • 人声鼎沸造句子10字(简短60句)
  • 哲理深刻的2字词语(简短58句)
  • 巴菲特投资语录103条(简短121句)
  • 最新句子大全

  •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简短73句)
  • 革故鼎新的近义词(简短39句)
  • 虎年祝福短信简短(简短83句)
  • 无能为力造句四年级(简短42句)
  • 生活经典名言(简短44句)
  • 让人一看就心疼的网名(简短5句)
  • 自我反省的名言(简短34句)
  • 像什么一样造句二年级(简短8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