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澄(chéng)鲜:明净、清新的样子。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2、程颢(1032~1086),北宋哲学家,字伯淳,河南洛阳(令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他为明道先生。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明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称“二程”。他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3、当你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挑战时,心里阳光的人总是视困难和失败为垫脚石,把它当成人生路上的一次磨砺,从而增添了克服困难和战胜失败的勇气,它会让你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让你去检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4、这首词写的很精练,紧抓采莲女月夜伫立凝思这一意象,用简洁凝练的笔法,层层递进,把少女那种孤寂、苦闷、惆怅的心境展露无遗。短短二十三字,就把情景融与一体,可见其卓绝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秋月》原文及翻译赏析篇3中秋月二首·其二
5、shāozhuǎnxīlángxià,jiànmǎnnánchuāngqián。
6、“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
7、⑷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白话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8、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9、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10、如果没有那皎洁、明亮的月光弥漫在天地间,怎能让人在如此超脱的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山之碧呢?“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凡脱俗、悠然自得之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这“白云”的自由飘逸,那“红叶”的悠然安闲,更是诗人淡然、宁静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题目是“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恰是诗人谋篇构思的独到之处。
11、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象,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12、、清溪:清澈的溪水。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13、《秋月》是北宋诗人朱熹(一作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14、yèchūsècāngrán,yèshēnguānghàorán。
15、《秋月》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程颢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16、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17、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文学赏析“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
18、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19、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20、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
21、月亮到中秋节的时候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更加明亮又如何呢?月亮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22、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23、(1)月光。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宋陈师道《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崔玄微)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朱自清《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4、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25、古来关于月的诗词很多,有关阴晴圆缺的感慨也很多。徐有贞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对中秋佳节的喜爱,比起大多数诗人最后落点于来年的悲伤更显精妙,而从该词的结构读来很有趣,上片和下片中“偏皎洁”、“好时节”均有上下句顶针,并且下片首句“阴晴圆缺”与上片末句顶针下片末句“中秋月”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朗朗上口,十分有趣。
26、宁静的山林之中莺啼燕啭似离那凡间尘世十分遥远
27、(3)从容优游。元刘壎《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洛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