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国学经典名句书法作品)。
3、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5、学龄前孩子必读的六部国学经典六:《声律启蒙》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2、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6、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2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22、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3、1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24、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2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7、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评庄子文章
28、天道酬勤书法是以”勤劳“为核心内涵的经典四字书法,而“勤劳”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的优良品格,弘扬“勤”文化对当今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天道酬勤”出自儒家的国学经典《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勤”即勤奋、敬业。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2、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礼记·礼运》
3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34、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3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3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4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4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4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4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