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暌违五年后,笛安出版了新作《景恒街》,在各大高校举行了签售会,野妹儿也因此有机会采访了她——
2、或至鄞州书城、悦读时光、百丈书店领取免费入场券,座位有限。
3、因为外公的职业,笛安从小在医院长大,家属院的大门正对着太平间,她从出生一两周就待在那里,童年时常能遭遇出殡的队伍。
4、在真正的生活里我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尽管有时候会给人留下有点张扬的印象,但是那毕竟只是印象而已。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似乎是突然之间,我明白了文字是个弥天大谎,然后我就开始学着像别人那样,分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学着像别人那样,把真实的,没有经过文字修饰的生活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学着像别人那样,把努力奋斗的目标定成为得到一种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得到一种更好的生命。
5、算起来,笛安已经在北京生活了9年,《景恒街》是她第一次写一个“此刻的北京”——此前,她小说的故事大都发生在龙城,一个以故乡太原为原型的西部工业城市。“这一次我只是想写我熟悉的,以外人的身份来到这个城市并度过了一段重要岁月的一些人。”笛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你可以认为你属于它,但这个城市不属于任何人”。
6、笛安说:“没人看就没人看,我也要写……我是因为开心才写,而不是因为其他。”
7、笛安现在很少回头看自己的作品。有一次,“龙城三部曲”做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在台上朗读《东霓》的片段,“当时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觉得很尴尬,一个劲儿在心里问自己:那是我写的吗?”2010年《东霓》出版时,笛安曾说“(东霓)这个角色最原始,个性最像我自己”。东霓是个30岁的女人,因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而缺乏安全感,表面尖酸刻薄但内心脆弱,会飞蛾扑火一般,“跌得头破血流也愿意”。(笛安东霓)。
8、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母亲也并没有考虑过写作这个方向,她对女儿的期望是走学术道路,做文学研究者。
9、 “写完这本书以后我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更复杂的题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现在起我不再害怕。”
10、母与子的关系,要坦诚不要虚伪、要耐心不要敷衍、要尊重不要轻视、要理解不要自私。
11、几乎是宿命般却又理所当然的,在距离巴黎200公里外的山上出租屋里,笛安坐到了电脑前,动手写下她的第一篇小说《姐姐的丛林》。
12、在一次次“互怼”和碰撞中,她发现了老一辈作家和80后作家最大的区别:
13、动笔之前,郭敬明告诉她:“你要做好这个准备,它有可能没人看。”
14、她回答:“我觉得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变怂了。”
15、在那次采访的尾声,笛安依然是淡淡地微笑,话语里带着一针见血的真诚:
16、笛安想尽办法护她周全,而这个小家伙目前的理想是开救护车或者做医生。
17、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同一个作者的同一篇稿件,同时被国内最严肃的文学期刊与最火热的青春文学杂志所认可,分别满足了两群泾渭分明的读者。
18、是偶然成就,也是水到渠成,从小并没有立志成为作家的笛安,却在写作上取得了多纬度的优异成绩。
19、女儿20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蒋韵生怕自己的感觉有偏差,特地把小说交给了平时负责夫妻俩稿件的责任编辑,并且隐埋了作者的身份,只告诉他这是最近看到的一个年轻人的作品,让他来做评价。
20、4年前的某个夜晚,笛安开车跑到北京的机场高速上——她对高速公路一直有一种情结,因为在高速上行驶,很容易忘了自己身在何方,让人心安。深夜的高速,路上空荡荡的,车里的电台开着,一首歌接一首歌地放着。突然,她很喜欢的一个歌手的声音响起,“敬这无言以对的时刻,打烊了,该走了……”歌词击中了正在开车的笛安,“那应该是一个爱情里的场景,两个算是经历过一些世事的人,无言以对。那一刻,我想写一个发生在当下的爱情故事”。
21、那是她眼睛里光芒的来由,也是她作品里强大生命力的出处。
22、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评价:”钱利娜的诗,令人震撼。她所展现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我国现代女诗人中是独特的,语言感觉也很好。清纯、冷峻,就像一个冰美人,只能远观不能近看。她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表情方式非常值得肯定。
23、笛安说自己是个喜欢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按她的说法就是“每天的霓虹让我有存在感”。
24、要知道我多么讨厌江薏,讨厌陈嫣,讨厌冷杉,讨厌昭昭。都是因为《西决》里给我的执念。无关血缘,不论经历多少,无论再发生多大的变故,最后的结局东霓和西决一定会在一起。无论是以亲人或爱人的形式。
25、所以,对我来说,写作并不是生活的任何一部分,而是我对抗生活的方式。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敲上了“对抗”这个有点激烈的词汇。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羡慕那些百分之百生活在真实的生活里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幸福。你也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写作时候从真实的生活里飞起来的自己,因为那一瞬间我拥有了很多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东西。
26、这篇小说,不仅在2003年《收获》杂志的头条发表,后来也刊登在了《最小说》的版面上。
27、“我看她的小说,有会心的地方,处理得真好,我达不到。我们很少有重合的地方,我的《隐密盛开》,很多年轻人喜欢,但她不喜欢,她说她不会这样处理情节。”
28、“我一整本铺垫下来,就是为了最后让她从八楼阳台上翻过去,那是整个青春唯一留下的不管不顾。”
29、但一个不期而至的小生命,再次改变了笛安的人生轨迹,她有了女儿,做了妈妈。
30、2018年,《景桓街》出版,获得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31、成为笛安书迷的这七年中,我最深的感受可能就是:“学会接受,学会宽恕”。每个人都在不可避免地成长,失望也许就是人生的常态,要接受它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32、因为“龙城三部曲”,笛安也慢慢地进入正统文学界的视野——2012年,“龙城三部曲”完结那一年,她被请去中国作协大楼10层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在她之前,很少有青春文学作家在中国作协召开这样的研讨会。
33、钱利娜,本期主持人。1979年生于浙江宁波鄞州区,中国作协会员,毕业于宁波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宁波鄞州区文联。出版有诗集《离开》《我的丝竹是疼痛》《胡不归》《落叶志》,长篇非虚构作品《一个都不放弃》。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首届於梨华文学奖优秀作品奖。2013年,她凭借诗歌《盈虚之间》获得“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
34、这是一场去年的采访,受访者是1983年出生,现年36岁的女作家笛安。
35、如果你点开视频,就会看到房间因为午后阳光而显得温暖,而那个女人的眼睛因为某种异常坚定的力量,显得尤其明亮,闪闪发光。
36、2018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景恒街》,获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37、在这个场景下,生离死别,似乎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寻常事,昼夜不歇地发生着。
38、19岁,笛安孤身一人,赴法求学,身在异国他乡,法语从头学起。
39、2018年12月12日,年度人民文学奖于杭州揭晓,笛安凭借最新小说《景恒街》摘取了长篇小说奖的桂冠,在她之前,从未有80后作家得此殊荣。
40、 笛安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十周年纪念珍藏版)》讲述了:夏芳然,一个美丽的被硫酸毁容的女人,经受着身体和内心的劫难,却依然自尊,骄傲,温润。她终于爱上了灾难来临后来到她身边的男孩,却意外地发现,男孩是因为内疚,是对这场残忍的灾难源自另一个女人无望的情感报复。与夏芳然的美丽形成映照的丁小洛,她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外表平庸,却和一个帅气的男生友谊深厚,因此,不断遭受到同伴的残忍打击,美好的年华最终演变成一场黑色残酷的“青春祭”……
41、这个特征体现在笛安个人身上,就是无论对自己的作品,还是主编的刊物,她都有着一种明确的追求,她要做的是面向年轻人的严肃文学杂志,这个“度”的把控并不容易,只能由她来亲自完成。
42、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买过一两本《最小说》;女生在被子里红着脸看《花火》;班级里排着队借阅某位同学的《爵迹》;很多人因为《小时代》开始知道星巴克;我们的青春,都曾被这些文字打动过,曾为它们流过的泪至今想起来仍是真实又滚烫的。
43、笛安,著名青春文学作家,年轻一代写作者中难得的“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人物。她在主流文学界获得的认可,与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同样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