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红楼梦)前言二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林黛玉对待聚散的态度(红楼梦)前言三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宝钗语(在本人心目中,宝钗是属于内可持家,外可守业之人)(红楼梦)前言四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描写紫鹃谎说黛玉将离开一事,宝玉对紫鹃语(正文):(红楼梦)经典语录一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2、其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待见的人,虽然看起来很冷淡,但是语言也极具人情味。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里,没有给姑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们瞧着也不像。”凤姐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托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儿罢咧。谁家有什么?不过也是个空架子。俗话儿说的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没有?”周瑞家的道:“等奶奶的示下。”凤姐儿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就罢;要得闲呢,就回了,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去了。(第六回)后来刘老老刚要说出她大远来的意思,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这表现了王熙凤的心眼是何等的“玲珑剔透”。当她从周瑞家的口中,听取了王夫人“要有什么话,叫二奶奶裁夺着就是了”的话之后,她才决定对刘老老作一次很够人情味的打发。她为人之细致,办事之周到。真不失其为当家少奶奶的身份。
3、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这里是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释,也大致交待了主要人物的结局。
4、众人相见,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是同大家一样的,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人相逢。
5、不足:伤人之语过甚,挑衅之语过深,容易引得场面失控。
6、(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曹雪芹《红楼梦》(王熙凤经典语录)。
7、面对贾宝玉的好意,林黛玉是怎么表现的呢?没有柔情蜜意,竟是将鹡鸰香串掷而不取,将贾宝玉的一番好意拒之千里。
8、林黛玉是大家闺秀,日常行为是端庄秀丽,举止娴雅。贾宝玉与她分别日久,看她比往常超逸许多,足以证明林黛玉具有良好的素养。一个有素养的千金小姐扔东西自然有深意,尤其是有爱人面前,其实就是一种撒娇。表面上,是我不在乎你,本质上,就是耍“特权”、求关注。
9、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10、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11、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2、这是个野蛮却生机勃勃的时代,是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是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隐秘的共谋与博弈,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家长制宗族体系被慢慢消磨,各色人等开始从土地中挣脱出来,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因为人员流动性变大的原因,稳定性逐渐降低。(王熙凤经典语录)。
13、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14、而且,王熙凤愿意撮合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二十五回里,她这样说:“你别做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她还指着贾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王熙凤虽然是在开玩笑,但是她的确是支持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的。
15、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16、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出自《西江月》,评价贾宝玉(红楼梦)经典语录十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某大石牌坊(红楼梦)经典语录十四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17、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18、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
19、19)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红楼梦好词好句摘抄好词:风尘碌碌无可如何锦衣纨裤饫甘餍肥一技无成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20、为人处世之道:外界的环境既然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就去主动地适应环境吧。
21、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
22、 这句是林黛玉《葬花吟》中的诗句,黛玉葬花时遇到宝玉,宝玉说将花撂在水里,黛玉说这里的水干净,可是流出去之后就会有秽物了,还不如埋在土里,随土化了干净。
23、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王熙凤对刘姥姥语
24、小红骨践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25、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26、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27、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28、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
29、尤三姐个性泼辣刚烈,不像姐姐尤二姐般任人摆布。她倾心柳湘莲,一直在等他,她说:“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这如今要办正事,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要凭你们拣择,虽是有钱有势的,我心里进不去,白过了这一世了。”
30、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31、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在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32、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33、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
3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某大石牌坊
35、黄老师:女儿说,妈妈别打麻将,去参加读书会吧,我就来了。《红楼梦》多年前就看过了,大家说的,都比较认可。关于王熙凤大家说得挺多了,我就刚刚讨论的知识和文化来说两句,有文化没文化,我个人觉得和家风有直接关系。比如我,从嫁刘家几十年,每年家中都有比较能干的人都要教其他人家风家训,每到吃饭时候,长辈们就会教大家。去世的长辈当年的教诲如今都还历历在目,到现在,每年春分都会有仪式,教后辈家风家训……
36、贾宝玉和王熙凤为什么会发疯呢?一方面是因为马道婆的诅咒,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被声色所迷的自然是贾宝玉,被货利所迷的自然是王熙凤了。
37、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38、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39、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
40、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
4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2、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红楼梦)经典语录十六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43、 这是《红楼梦》中的第三首柳絮词,是林黛玉的《唐多令》词。
44、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
45、1)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挨过
46、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描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
47、贬恶诛邪伤时骂世父慈子孝称功颂德从头至尾酌酒吟诗偷香窃玉
48、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出自《西江月》,评价贾宝玉
49、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